民代最新,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

公視董監事卡關!她爆1內幕:50億怎能放手

2025-11-05

15 人氣

外傳名單難產就是卡在公視新董事長由誰接任,藍委柯志恩點破,因公廣集團掌握約50億資源,民進黨怎可能輕易放手。(圖/翻攝自柯志恩臉書)
 
▲外傳名單難產就是卡在公視新董事長由誰接任,藍委柯志恩點破,因公廣集團掌握約50億資源,民進黨怎可能輕易放手。(圖/翻攝自柯志恩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公視董事會任期早在5月31日屆滿,但新一屆董監事人選卻遲遲未定,文化部長李遠今(5)日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坦言,甄選程序自去年11月啟動至今仍未完成,同時也強調延宕並非出於政治盤算。不過,進度停滯仍引發外界關注,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怒轟,部會首長幾乎全是「代理」超誇張,所謂「部部是文化部」和「強化文化會報」只是選舉口號,當選後就忘得一乾二淨!

柯志恩提到,蔡英文和賴清德兩位總統都說「部部是文化部」,賴總統競選時還說「推動跨域文化治理,強化行政院文化會報」機制,當選後只有今年5.8開過一次,從會議簽到表由李遠代很多文化部官員列席,但部會首長幾乎全是「代理」、超誇張,可見「行政院文化會議」在內閣心中分量有多少!從105年至今,10年只開過8次會,不僅出席狀況很差,各部會首長不是請假就是代理,學者專家所提的建議也都沒有落實追蹤,所謂「部部是文化部」和「強化文化會報」只是選舉口號,當選後就忘得一乾二淨!

柯志恩續指,本屆公視董監事早於5月任滿,依規定屆滿6個月前要提出,換言之,去年12月就應送出名單,但文化部聲稱「被徵詢人都婉拒」,根本推卸之詞。傳言名單難產就是卡在公視新董事長由誰接任。此因公廣集團掌握約50億資源,以民進黨對媒體掌控的慣性,怎可能輕易放手?

柯志恩直言,公視資源雄厚,做出什麼成績?審計部指出,「華視累積虧損達35.4億元,且長期定位不明,超過10年未改善;公視觸達率則呈現下降趨勢。公視頻道2019至2023年觸達率從77.8%降至69.7%,且內部員工滿意度調也較往年下降」。而華視不僅連年虧損,累計損失達35.4億元,占公視基金會財務短絀51.1億元的近7成。小野當年為華視遭受不公待遇憤而辭職,如今出任部長更應正視「公共化」對華視的折磨與凌遲!

柯志恩進一步提到,再者,去年公、華視共同投資3000萬元成立新創AI公司,據了解進度不順,證明她提出的質疑,華視經營不善、有何餘力再搞非專業領域的新創公司?公視誇口「3年後損益平衡」根本過度樂觀!公視已進入看守狀態,繼新創AI公司停擺後,最近又推出集合公視、客台、華視、中央社等6家合資1200萬,進行「公媒AI合作計畫」新方案,柯志恩問部長,但對方不知此事,又是看報才知。

柯志恩質疑,1200萬遠遠高於「免公開招標之限制性招標的最低標準」,公共媒體結合成立AI Chatbot,目的為何?有效益評估嗎?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麼?有媒體人憂心此案若成,等於大開公廣集團資料庫的大門,無數珍貴影音資料,是否無聲無息落入合作廠商的硬碟當中?文化部怎能坐視不管?

「AI是趨勢,AI本身不是用來判斷真假,而是協助整理與分析資料如新聞、文章。」柯志恩強調,國科會有AI聊天機器人,是從大數據、快速搜尋、整合資料、而非過濾資訊,如今公共媒體做聊天機器人,是否公媒的本業?尤其,資料如果只限公媒一種聲音,這樣的聊天機器人給大家的資訊絕對只剩「官方說法」!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