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今(11)日下午將在立法院攜手推動「普發現金」計畫,藉此回應國內通膨壓力與民間期待。立法院長韓國瑜今晨召集朝野協商後,三黨達成共識,下午5時將針對行政院提出的《關稅特別條例》草案進行表決。表決焦點將圍繞國民黨提出的1萬元普發現金版本,與民眾黨主張的6,000元版本,而民進黨則堅持反對舉債發現金。究竟普發現金是否通過,誰的方案將勝出,預計今晚揭曉。
與此同時,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8月起實施對等關稅,日本與南韓將被課徵25%關稅,兩國早已搶先啟動現金發放與經濟刺激政策,展現政治效率與危機應對力。
日擬普發2萬日圓 石破茂盼助抗通膨
日本首相石破茂6月中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夏季參議院選舉政見中納入「每人發放2萬日圓(約新台幣4,100元)」的現金給付政策;對低收入與兒童族群,額外再加發2萬日圓。這項政策不僅鎖定因物價飆升而苦的家庭,也被視為自民黨選舉的利器。
石破茂強調,現金發放不是大撒幣,而是針對真正需要幫助的群體,「薪資漲幅追不上物價,發現金是必要過渡措施」,並明言發放財源將依稅收動向調整,避免透過赤字國債舉債支應,預算總額預估為3兆至3.5兆日圓。
為加快發放速度,日本政府正研議使用綁定「個人編號」(My Number)的「公款接收戶頭」直接撥款。石破表示,發放細節將與公明黨協商,盼成為聯合政見,共同應對選戰與民間壓力。
日本朝野間對政策應對略有分歧,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主張消費稅減稅,石破茂則批評該政策對高所得者較有利、成本高、成效有限,堅持以現金發放作為應急主軸。
南韓發放消費券最高達55萬韓元,兩波施放刺激經濟
南韓政府也在7月初通過31.8兆韓元(約新台幣6,750億元)追加預算,總統李在明領導的政府計劃自7月21日起發放首波消費券。每位國民將獲得最低15萬韓元(約新台幣3,180元),針對弱勢族群補助可達55萬韓元(約新台幣11,677元),預期9月還將進行第二波發放,針對90%中低所得族群再給10萬韓元。
南韓財政部指出,追加預算原定為30.5兆韓元,國會為擴大民間消費力道,再增撥經費支應補助計畫。整體補助設計以全民普發與弱勢加碼為主,並排除所得前10%的高所得者,展現公平與財政穩健的兼顧策略。
李在明政府亦把這筆預算用於推動AI基礎建設與數位轉型,盼藉由短期消費刺激與中長期科技轉型雙軌並進,振興南韓疲弱經濟。南韓央行最新預測,今年GDP年增率恐從去年的2%下滑至僅0.8%,出口與內需雙雙疲軟,貿易順差快速收窄。
川普關稅倒數,東亞各國急謀對策
日韓現金政策搶先上路,背後皆有一項共通背景——川普政府發出的「對等關稅最後通牒」。日韓兩國皆在川普宣布將對未達成貿易協議國家課徵25%新關稅後迅速回應,積極穩定內部經濟與民心。
台灣方面,行政院先前提出4100億元《關稅特別條例》草案,內容以台電補助、產業轉型與能源轉型為主,並未納入現金發放。國民黨因此提出修正動議,主張剔除台電補助1000億元後,將1萬元現金列入條文,總額擴大至5450億元。民眾黨版本則主張普發6,000元。
但民進黨強烈反對舉債發放現金,認為應將資源集中於企業減壓、產業轉型與能源支撐,避免短期紓困掏空財政。三黨歧見嚴重,立法院今日下午5時的表決戰,將成為藍白能否整合力量、突破執政黨封鎖線的關鍵考驗。
國會攻防進入決戰時刻
此次普發現金攻防,不僅是經濟政策之爭,更是對執政團隊施政節奏與朝野關係的壓力測試。面對全球通膨延燒與中產家庭壓力升高,藍白選擇以普發現金爭取民意支持,民進黨則審慎考量財政可行性與長期政策彈性。
隨著川普對等關稅即將落地、全球經濟壓力上升,如何「發得快、發得準」成為衡量政府危機處理能力的關鍵。今天傍晚立院表決結果,不只是條例草案的命運,更牽動整個台灣下半年的政經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