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訪台期間,國防部長顧立雄與該小組主席巴諾瓦斯進行了防務合作交流,但會談照片卻出現重大失誤。國防部將立陶宛國旗顛倒放置,將原本應為「黃綠紅」的正確順序錯放為「紅綠黃」。專家指出,國旗倒放在國際上具有投降或汙辱國家的嚴重含意,此一外交失誤引發各界批評,認為這種基本禮儀錯誤反映出不專業,損害了台灣與立陶宛的友好關係。
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接見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成員,與主席巴諾瓦斯討論推展雙方防務合作事宜。然而,會談後國防部提供的照片中,卻出現了嚴重的外交禮儀失誤。照片中可見雙方桌上的立陶宛國旗被顛倒放置,原本應為「黃綠紅」的正確顏色順序,被錯誤地放成了「紅綠黃」。國防部發現錯誤後雖然緊急刪除照片,但已經外流。
前政大外交學系副教授賴岳謙表示,這種低級錯誤是不應該犯的,因為這會讓客人覺得不禮貌,同時也會讓人質疑國防部的專業度,連基本的涉外禮節都不了解,他建議這樣的錯誤以後不應再犯。
值得注意的是,國旗倒放在國際禮儀中有特殊且嚴重的含意,通常代表國難當前且有投降的意思,或是代表人民抗議和汙辱國家。立陶宛國旗的三種顏色各有其象徵意義:黃色代表太陽,象徵自由;綠色代表土地,象徵希望;紅色代表鮮血,象徵勇氣。顛倒放置不僅錯誤,更可能被解讀為不尊重。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指出,許多國家的國旗顛倒放置可能會變成另一個國家的國旗,這種事情偶爾會發生,但即使不了解也可以透過網路搜尋或比對確認正確放置方式。截至報導截稿前,國防部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這起外交禮儀失誤不僅損害了台灣的國際形象,也可能影響台灣與立陶宛的友好關係,引發各界對外交事務處理專業度的質疑。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