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除了對中國關稅照常加徵125%之外,9日突然暫緩57國的高額對等關稅90天,期間只徵收10%的關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消息報導,美國財政部越來越擔心債券市場近期劇烈拋售公債的情況,成為川普改變心意的關鍵因素之一,川普則坦言,「債券市場很難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突然改變立場的舉動,也揭示了他能忍受的政治壓力上限「大約一周」。「他們開始變得很吵(yippy)」川普解釋過去一周白宮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時表示,「他們開始變得有點吵,也有點害怕。」
雖然川普向來以不可預測性聞名,但9日的這項宣布仍然令人震驚,畢竟川普此前更曾態度強硬的表示,「我的政策永遠不會改變。」而且直到8日,川普及其團隊都還在全力支持對等關稅。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川普改變心意,決定關稅政策髮夾彎?
投資者加速拋售美國公債 引發財政部憂心
3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越來越擔心債券市場動盪的發展,成為川普決定暫緩高額對等關稅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公債(Government Bond)又稱國債,是政府為了籌措資金向投資人發行的「借款」,由於美國政府幾乎不可能違約,因此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然而,隨著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引發市場經濟混亂,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償還公債能力存疑,導致美國公債市場出現劇烈拋售,這意味著對等關稅所帶來的經濟後果,可能比川普團隊原本預測的還要更嚴重,甚至是災難性的。
此拋售情況於8日升溫,並於當晚加劇,導致公債價格下降、殖利率飆升,白宮經濟團隊9日早上全神貫注地關注債券市場的拋售情況,這種走勢幾乎完全違反了全球經濟動盪時期「正常」該出現的模式。因為當股市暴跌時,投資人通常會轉向美國公債這類安全資產標的,因此公債價格會上漲、殖利率下降。但這次的情況卻完全相反,而且在川普宣布新關稅後的首次財政部債券拍賣上,需求竟然意外疲弱,拋售情況反而加劇,這使得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進一步升高。
雖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9日早上的電視訪問中輕描淡寫,稱這只是「讓人不舒服,但屬於正常現象」。但事實上,在川普宣布暫緩關稅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9日與川普的一場會議中,就曾直接向他提出這些擔憂。
緊盯債市動盪情況 川普:債券市場很難搞
2位知情人士表示,川普9日早上還在社群媒體談論股市的時候,其實還沒做出要暫緩大幅加徵關稅的決定。但到了下午,川普承認他一直緊盯著債市的動盪,「債券市場很難搞(tricky),我有在看。」川普告訴記者,「現在的債市狀況很漂亮。不過,對啦,我昨晚看到有人開始有點緊張了。」當時他坐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準備親自發文宣布暫緩關稅計畫,身邊坐著兩位在這項政策上立場不同顧問,分別是財政部長貝森特,以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川普對於宣布暫緩關稅的決定出自「真心」,「我們那時沒找律師、也沒有什麼流程,就直接寫了。我們是憑著心寫出來的,對吧?這篇聲明是出自真心,我覺得也寫得不錯,但重點是它是發自內心。」川普後來描述這個過程比起有策略的規劃,更像是一時衝動的產物。
雖然川普目前安撫了市場,但他也拋出了新的問題,因為他暗示將考慮豁免部分美國公司的關稅,並表示他會「憑直覺」(instinctively)來做決定。
貝森特與其他官員堅稱,除了中國以外對其他國家暫緩徵收新關稅,並不代表退讓。他們反而稱這是川普整體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把各國逼上談判桌。不過,即使幕僚們極力包裝,川普本人倒是承認,來自外界日益高漲的批評、加深的焦慮情緒,以及金融市場不斷擴大的損失,確實是他9日下午突然決定,將許多關稅暫緩3個月的重要原因。
川普9日告訴記者,「我覺得有些人反應有點太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