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實地操演今(27)日於台南登場,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親自南下視察,蕭美琴赴南寧高中見證「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避難收容處所開設」演練,賴清德則至育平公園視察「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演習。《風傳媒》現場觀察,對比蕭美琴上午在南寧高中視察時幾度有「卡卡的」狀況,賴清德視察過程明顯平順許多,不到40分鐘就走完11個演練項目的臨時帳篷。
依照劇本想定,由賴清德親自督軍的模擬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演習,是因安平港遊客服務中心在不明因素下,發生爆炸等天然災害造成大量傷患,台南市政府宣布於育平郵局對面廣場開設「擴充急救醫療場所」,並請醫事人員與志工前往協助處理。
此項操演主要模擬當其他醫院因傷患數量過多,導致既有醫療量能不足或失效時緊急應對、臨時搭設,針對未來若有醫療院所無法應對大量傷患等情況,進行跨部門間橫向合作的驗證及演練,包括醫療指揮中心、區級協作中心、中重傷處理區、急診檢傷區、國軍的前進外科小組作業、用餐及休息區、災難心理衛生作業區等,都是演練項目一環。
視察過程比蕭美琴平順 賴清德在這3頂帳篷停最久
《風傳媒》現場觀察,相較蕭美琴上午在南寧高中視察時,頻頻向現場人員交換意見,並在單一關卡就駐足許久,賴清德視察過程整體較為平順,大多在聽過現場代表說明後,就直接移動到下一站視察,期間雖也有和現場人員互動,甚至有參演民眾熱情向賴清德問好,但賴清德腳步明顯較蕭美琴快上不少,不到40分鐘就已走完11個演練項目的臨時帳篷。
現場人員表示,由於賴清德到場視察時,今日臨時開設的擴充急救醫療場所已歷經數輪演練,因此視察過程就顯得平順。不過,其實在賴清德視察完後,現場仍發生因沒有後送大體SOP,而一度出現混亂的場面;現場醫師說,不同狀況有不同作法,擴充急救醫療場所就像一間臨時醫院,部分規定開設前可能沒先想到,導致現場偶有混亂,但衛生局事後會將疑義紀錄下來,留供未來參考。
有趣的是,賴清德在視察過程中,似乎也彰顯出其「賴醫師」的背景,駐足時間較久的2頂臨時帳篷,就是急診檢傷區及國軍前進外科小組。除此之外,賴清德在用餐及休息區也停留一陣,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介紹並積極推薦國軍3款「戰備口糧」及「加熱式餐盒」內容。
賴清德:預防重於治療,事情發生就可以減低傷害
賴清德致詞時指出,很高興回到台南參加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習,今天的演習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推動委員會所進行的首次實地演習,且是「有想定、無劇本」,也是首次進行「擴充式急救醫療場所」的演習。他感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民間總計約1500人的參與,「我剛剛也看了所有演習情況,我要特別感謝大家,在專業上充分展現,也同時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平常訓練有素。」
賴清德說,參演人員非常投入、逼真,無論是出演聯絡不上丈夫而哭著報案的婦人,還是頸動脈出血、休克的重傷患者,表情都非常逼真,相關人員包括醫師也都全心全力投入,「這場演習的成功,不僅僅可以看到專業呈現,參與人員全心全意投入,還有幾點重要原則,未來可以推廣。」包括中央與地方協力、可恃民力投入、跨區支援整合、社區民間自主行為等,未來都可以充分演練。
賴清德也說,自己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推動委員會」,去年12月在總統府進行桌上推演,這次來到台南進行小規模實地演練,並預計在4月進行「城鎮韌性演習」,目的是希望能夠打造台灣社會的韌性,能夠妥善因應,當大自然發生天災地變,或重大意外事故造成大量傷患,又或是區域地緣政治的變化等,「我們不敢不準備。」
賴清德強調,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若有準備,當事情發生就可以減低傷害,希望可以透過力量,不僅僅是國軍力量,也希望可以透過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力量,確保台灣的安全,確保和平能夠透過實力的展現,達到和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