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綜合外電】越南廣平省警方偵破跨境詐騙案,15名涉案者被調查。深入調查發現,該集團園區位於柬埔寨,首腦是中國人。
越南《青年報》報導,上周一(17日)越南廣平省公安廳刑事調查部門查獲一起跨境詐騙案件,該案件涉及15名來自清化省與北江省的人員。
該案件的調查始於一名名為T.的婦女,於2024年底遭網路詐騙,損失超過2億越南盾(約26萬台幣)。
根據T.的報案,她於2024年10月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提供在家工作的機會,並通過Zalo帳號與她聯繫,引導她下載一款應用程式。該「工作」要求她註冊一個網站帳號,並執行Google地圖的地點評價任務,以獲得「佣金」。
在初期的任務中,T. 確實收到一些小額佣金,這使她對該工作產生信任。
之後,對方誘導她參加更高額的「任務包」,例如價值30萬越南盾的任務,她成功完成後獲得相應的回報。然而,當她進一步參與價值80萬越南盾的任務時,詐騙集團開始以「操作錯誤」等理由要求她額外支付費用,並聲稱只有先付款才能取回之前的金額。
最終,該團夥利用這種手法,騙取了T.超過2億越南盾。
經過追蹤調查,警方確認這是一個由中國人主導的詐騙集團,總部設於柬埔寨波貝(PoiPet),其運作方式是利用高額佣金吸引受害者參與,然後進行詐騙。
15名涉案人員年齡多20歲至30歲,根據詐騙集團成員的供述,中國主謀招募會說不同語言的員工,針對不同國家的受害者進行詐騙。
內部分工明確:
•銷售組:負責「引誘」受害者,稱為「殺客」,即負責直接行騙。
•聯絡組:通過陌生電話聯繫受害者,提供「Google地圖5星評價」的虛假工作機會。
•引導組:透過Zalo與受害者建立聯繫,並指導其下載「公司指定」的應用程式,註冊帳戶與錢包。
•操控組:在群組內操作大量虛假帳號,偽裝成成功賺錢的「受害者」,讓真正的受害者信以為真。
•洗錢組:當受害者投入大量資金後,以「操作錯誤」、「提高信用積分」等理由要求其持續匯款,最終轉移資金並佔為己有。
這種層層欺騙的手法,使該詐騙集團騙取數十億越南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