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政策新知,市民評論,社會,環境,地方新聞

風評:綠電不綠,七股看全台都該設總量管制

2022-11-08

475 人氣

4
4
七股光電增加影響當地民眾權益,民眾要求研擬總量管制目標。(資料照片,李佳穎攝)

七股光電增加影響當地民眾權益,民眾要求研擬總量管制目標。(資料照片,李佳穎攝)

七股漁民北上凱道抗議,要求政府設光電總量管制,以維護民眾權益。事實上,該設「光電總量管制」者,不僅在七股而已,蔡政府盲目大推綠電,已帶來生態與環境的破壞。

根據台南市經發局今年4月統計,七股已有1148公頃土地完成光電備案,至今仍持續增加面積,占七股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其中台61線以東地區的魚塭超過四成面積興建光電。

由七股居民組成的搶救七股大地聯盟憂心,光電業者到現在不斷整合土地送出申請種光電,七股未來恐超過兩成的土地都可能被光電板覆蓋。因此由七股居民組成的搶救七股大地聯盟提出3大訴求:立即設置七股全區光電總量管制目標,不得再增設光電、並要求政府提出光電空間規畫,禁止台61線以西開發光電,以及即刻處理光電施工所造成的居民損失。

4年前,七股漁民就曾為種電問題北上抗議,這次再次前來抗議、且參與人數更多,顯然當時官方承諾的「漁電共生」、漁民權益優先等,都未落實,甚至變本加厲、更為惡化嚴重,民眾才會說出「光電都更七股滅魚滅村滅生態」如此恐怖的字眼。簡單的講,因為種電與施工,讓現在魚塭受影響;而租金不斷提升,又讓養殖戶更無法租魚塭生活、返鄉漁青生存困難,至於生態與環境的破壞與衝擊,更是明顯,抗議民眾說這是「生產、生活、生態的三輸」,有一定的道理。

七股因種電帶來的問題並不新,也不是第一個碰到為種綠電而破壞生態、環境的案例,在屏東與高雄,是有為了光電而要砍樹伐林、在敏感的山坡地開發,在桃園,是把深具人文特色又有生態調節功能的埤塘填平種電;在棲息眾多野鳥的嘉義鰲鼓溼地,同樣成為光電特區;在台南官田,是在水雉保護區週圍的良田蓋上光電板,在彰化,是帶在潮間帶種電,等於完全滅絕潮間帶的生態體系,還有許多水庫也變成漂浮著光電板,原來的湖光水色被太陽能板取代。

這是一種類似「大躍進式」的推動綠電方式,盲目擴充、增加,不顧效益、破壞環境生態也不管,所以如此原因就在錯誤的能源政策─增加綠電並沒錯,但國外都是用綠電來替代污染與排放較嚴重的火力發電,只有蔡政府,在反核、廢核意識神主牌下,綠電用來替代核電,計劃增加的光電不斷增加─過去是「山也BOT,海也BOT」,蔡政府主政下則是「山也綠電,海也綠電」。即使台灣發展光電的條件不佳,還是要拚命增加,結果當然是到處蓋、到處破壞。

有人認為台灣地處亞熱帶、天氣熱,發展光電的條件非常好,真實情況大謬不然。光電發電要的是陽光不是溫度,需要使用的土地也比火電、核電大上許多。而台灣地小人稠,硬要增加光電,就只能把許多不該蓋上光電板的地方都蓋上,現在的情況正是如此;國外的光電大國,第一要件就是國土廣大,再來則是時常是有光照極度充足的沙漠,綠營有人指台北市的綠電太少,很明顯就是無知、更乏成本效益觀念─以台北市地價之高,拿去種電的效益如何,可想而知了。
 

再者,即使台灣夏天天氣炎熱,但全年陰雨天數多,因此發展太陽能光電的條件其實不佳;夏天即使溫度超過攝氏35度,但如果太陽被一片雲遮住,那也發不出光電,夜晚更不必提了,一度電都發不出。即使是中南部平均每天能發光電的時數大概就是3-4小時,北部更少,光電的「容量因子」只有10-15%左右,台北則低到8%多;換句話說,台灣光電實際發出的電,大概只有其裝置容量的1成多,官方宣傳光電成績習以裝置容量當重點,原因即在此,顯然是有欺騙民眾之嫌。

30年前,東帝士與燁隆集團曾提出一個龐大的開發計劃,要在七股沿海地區填海造陸,興建七輕石化煉油廠與大煉鋼廠、工業港等,但因其對生態環境影響與破壞之大,即使當時國民黨執政、還是可「一手遮天」的時代,國民黨還是不敢霸王硬上弓,各種環境影響評估造作、時間一直拖延,最後終而胎死腹中。但民進黨卻用「另外一種方式」破壞七股生態,打著環保名義增加綠電,卻行破壞生態環境之實。

更諷刺的是:2009年當地成立台江國家公園,保育溼地生態;但現在當地到處種電,縱然尚未直接入侵國家公園,但一個以保育溼地為目的國家公園,鄰近地區全部都蓋上光電板,蔡政府真認為這不會影響到生態嗎?而且這種大躍進式的破壞生態、到處種電,已經蔓延全台,該有總量管制者,豈止七股而已?(相關報導:朱淑娟專欄:七股不值得為光電犧牲未來

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