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國際

高市早苗拜相之路卡關!執政聯盟不挺、追加預算告急,「日本鐵娘子」還沒上任就被美國學者唱衰

2025-10-09

20 人氣

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後舉行首場記者會。(美聯社)
 
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後舉行首場記者會。(美聯社)

風暴核心:公明黨離心離德

整個政治危機最初的引爆點,來自於自民黨長期的執政盟友——公明黨的「叛變」。《日經亞洲》指出,高市早苗原定於10月15日舉行的國會特別會議就任新首相,如今看來這個時程已是「極不可能」,首相指名選舉最快也會被推遲到10月20日之後。因為公明黨對高市早苗領導下的自民黨抱持強烈的不信任感。公明黨黨魁齋藤鐵夫明確表示,如果雙方的聯盟協議無法達成,公明黨將不會在首相選舉中投票給高市早苗。

公明黨的怒火,主要源於對高市早苗的鷹派政策,但更直接的導火線,是高市早苗公布的黨內高層人事。包括被任命為自民黨代理幹事長的萩生田光一,深陷近年來重創自民黨的政治獻金醜聞,這也等於自民黨根本無意處理使其陷入執政困境的派閥與錢權醜聞。公明黨希望看到新政府與舊時代的「金權政治」徹底切割、強化對企業與團體捐款的規範,但這項任命在他們看來,無疑是「換湯不換藥」。

柯蒂斯公開表示高市早苗與自民黨前途多難。FCCJ
 
柯蒂斯公開表示高市早苗與自民黨前途多難。FCCJ

其次,高市早苗背後最大的造王者——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長期以來與公明黨及其背後的佛教組織「創價學會」關係不睦。在公明黨內部,對於麻生派人馬主導新政府的疑慮日益加深,甚至有黨內人士宣稱要「脫離聯合政府」。面對盟友的背叛,高市早苗也並非坐以待斃。她積極與在野的國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接觸,顯然正在為聯盟破局尋找「備胎」。

被卡死的1.5兆日圓通膨救命錢

首相任命的延遲,表面看來只是高市晚幾天就任首相,但《日經》強調影響絕非僅僅如此是,對日本普通民眾而言,最直接的衝擊就是攸關民生的「追加預算案」可能胎死腹中。高市早苗一直大力呼籲要採取行動應對通膨,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政策,便是廢除目前對汽油和柴油徵收的附加稅,還要擴大對地方政府的補助。這項政策雖然獲得了朝野政黨的共識,預計在年底前實施,但也將造成高達1.5兆日圓的稅收損失,其財源至今尚未確定,必須仰賴追加預算來填補。

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後起身對現場黨員致意。(美聯社)
 
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後起身對現場黨員致意。(美聯社)

然而《日經》以岸田文雄和石破茂內閣為例,新內閣從成立到編制完成追加預算,通常需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若高市內閣拖到10月下旬才成立,能否搶在年底前通過預算案將變得高度不確定。如果發生最糟糕的結果,政府也只能動用剩下不到3000億日圓的應急預備金來應急,這對龐大的經濟衝擊與當下1.5兆日圓的財政破口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尤有甚者,自公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都未掌握絕對多數席次,任何預算的通過都離不開在野黨的合作。在搞定追加預算後,新內閣還必須立刻投入2026財政年度的總預算與稅制改革法案。這場政治僵局,正將日本經濟推向懸崖邊緣。

川普、習近平、李在明排隊「國際期中考」

如果說內政是一團亂麻,那麼等待著高市早苗的外交舞台,更是一場毫無準備時間的「震撼教育」。這位從未擔任過外務大臣或防衛大臣的政壇老將,將在短短數週內,迎來一場由全球最強大的幾位領袖為她準備的「國際期中考」。包括10月26日在馬來西亞召開的東協(ASEAN)峰會,將是高市早苗的國際外交處女秀,她的一言一行都將被放大檢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8日訪問東京,他必定當面要求日本承擔更多防衛合作費用、關切美日關稅協議執行情況,高市能否應付得宜將是她執政能否穩固的最初考驗。

至於10月31日在韓國登場的APEC峰會,高市早苗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韓國總統李在明會面,這也將是她最棘手的外交挑戰。高市早苗在竹島主權、參拜靖國神社等議題上的鷹派言論,早已讓中韓兩國高度警惕。在她勝選後,中國外交部便發表聲明,希望日方「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並「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而日韓之間近年好不容易回溫的關係,也可能因高市的上任而出現變數。一位日本外務省高官便私下透露:「日韓關係至今一直非常良好,我擔心在高市政府之下,這種關係能否持續。」

美國知日派唱衰:高市救不了日本

高市早苗能否通過上述考驗尚未可知,不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日本研究計畫主任、資深日本觀察家柯蒂斯(Gerald Curtis)對《日經亞洲》直接唱衰自民黨。他6日在日本外國記者俱樂部發表講話時表示,高市勝選「將加速自民黨的衰落,並最終走向崩潰」。他表示:「這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這可能很快就會發生」,因為自民黨根本無法滿足民眾的真正需求。

自民黨總裁選舉前三週起就在日本訪問的柯蒂斯表示,這次選戰「是我在日本見過的最無聊的一次選舉」。《日經》指出,柯蒂斯從1960年代以來,就一直高度關注日本的政治局勢。因為包括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林芳正等五位候選人都「處於守勢」,不敢發表任何可能引起爭議的言論。保守打牌不是不好,但當前的自民黨已經丟掉國會單獨多數,黨內普遍存在強烈的危機感,想要登上總裁大位者卻不敢大破大立、直指問題核心,沒有一個候選人提出主張、說明自民黨或日本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推薦閱讀)國際大哉問》昔稱「開戰不過是自衛、不存在甲級戰犯」:堅持參拜靖國神社的高市早苗,如今緣何踩剎車?

 

柯蒂斯說,這些候選人只是在鏡頭前「手拉手,說我們是一個團隊」。由於競選過程「缺乏實質內容」,這位資深日本觀察家不禁疑惑「為什麼還會有人願意投票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柯蒂斯直言在他看來,自民黨的治理模式已經過時了。對於高市的出線,柯蒂斯判斷主要是自民黨懼怕新興的極右翼勢力「參政黨」,因此自民黨最終選擇了一個「能夠留住支持者,但不會超越支持者」的候選人。作為政治學者的柯蒂斯預計在少數國會的劣勢之下,高市只能「盡力維持現狀」,畢竟自民黨推動任何法案或預算都需要跟在野黨合作,在野黨也不會願意跟自民黨合組執政聯盟,而是會利用「談判籌碼」迫使自民黨按其意願行事。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