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 美媒《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與台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共同舉辦的兵推演習,在中國封鎖的情境下,台灣的天然氣(LNG)庫存可能在11天內耗盡,參與其中的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認為,這可能是台灣的阿基里斯腱。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芮基茲(Pete Ricketts)與民主黨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參與了這場兵棋推演,兵推結果顯示,在封鎖情況下,台灣的LNG存量11天內就會耗盡。如果實施限電措施,能源供應可以維持更久,但此舉將嚴重衝擊台灣製造業,包括半導體產業,而該產業停擺將對全球造成影響。芮基茲表示,這凸顯出台灣的致命弱點,
報導提到,台灣高達97%的能源仰賴海上進口,其中,天然氣佔了約一半的發電量,一旦中國實施海上封鎖,維持民生的能源航線遭切斷,將對台灣產業造成重大打擊,尤其是高耗電量的半導體產業,進一步造成全球性的衝擊。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亦可能採取灰色地帶戰略,包含以執法或公共衛生名義採取登船檢疫,以及中斷台灣海運貿易,迫使台灣與美國決定是否採取軍事行動。
「捍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問題資深研究員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指出,這是一種低於戰爭門檻的脅迫,卻足以讓台灣屈膝的手段,中國會試圖將採取軍事行動的壓力拋給台灣和美國,藉此顛倒敘事,反控台美是戰爭始作俑者。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先前的兵推結果,也有著類似結論,指出若中國封鎖,台灣的天然氣庫存將撐不到2週,煤炭約能撐7週的時間。
華爾街日報提到,台灣政府正重新思考其能源配比,來應對這一威脅,重啟核電似乎成為無法迴避的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