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社會,國際

以哈談判膠著 加薩遭狂炸2日 114人亡

2025-05-17

9 人氣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以哈和談似乎沒有進展,哈瑪斯駐卡達的高官明白表示,如果能停火、不迫遷、以軍撤出加薩並且讓援助進入,哈瑪斯會釋放所有人質,停戰後也會交出政權;但以色列仍然只用兩天20多起空襲,當作回覆。加薩百姓在48小時內至少增加114人罹難,50萬人陷入有生命危險的飢餓狀況。坎城影展特別放映一位加薩女記者的紀錄片,但拍攝者本人似乎因為被以軍注意到,4月中就遭導彈瞄準炸死。

你能在這樣的狀況下睡著嗎?不敢閉眼,又能撐幾天?要帶著全家逃難,每一個你愛的人還有你自己,都隨時會死。心中的寶貝,只是敵人統計和新聞報導中的一個數字。5月15到16日,加薩地區遭以色列軍隊殺死的罹難人數,至少114人。悲痛的父親邊哭邊罵,為孩子送行。

從深夜到黎明,以色列軍隊對加薩汗尤尼斯(Khan Younis)與賈巴利亞(Jabalya),至少20次空襲,兩地超過百名平民,在睡夢中被炸死。以軍坦克集結,準備再次進入加薩。為加強掩護,以軍空襲加薩北部貝特拉西亞(BEIT LAHIA)時,還配合使用煙霧彈。明知這讓救援工作更加困難。

以軍甚至從5月13日開始,再度鎖定醫院攻擊。這次瞄準加薩南部,專門將傷患送出國醫治的加薩歐洲醫院(Gaza European Hospital),這是聯合國與歐盟共同出資建造的醫院,當時有醫病共計超過3百人,包括世衛組織工作人員,轟炸造成6死40傷。

加薩歐洲醫院傷者母親 薩莉西亞:「我知道事情不對勁,(電話中)我問他(我哥哥)我的兩個女兒呢?他說還在找,沒找到。原來他騙我,我的長女當時已經死了。」

曾在約旦河西岸與加薩的兩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都擔任要職的醫生納伊姆(Bassem Naim),代表哈瑪斯發聲。

哈瑪斯駐杜哈高級官員 納伊姆:「(以色列)75年來的佔領,才是這一切毀滅的原因,而不是10月7日哈瑪斯的行動,(根本原因)不是10月7日事件。」

以哈停火談判遲無進展,哈瑪斯認為,稍早釋放了最後一名存活的21歲美國人質,已展現誠意,更強調停火後願意轉移政權。但未來規劃,以哈各說各話。以色列要求遵循美國和平協定框架,哈瑪斯則傾向於埃及的提議,組建獨立的巴勒斯坦人自治機構來管理加薩。

哈瑪斯駐杜哈高級官員 納伊姆:「停戰,以軍完全撤出,讓所有援助進入加薩,重建加薩走廊,但不迫遷加薩人民。」

哈瑪斯代表的停火條件,看來跟川普「美以共佔加薩」的願景相反。但納伊姆也明白指出,川普可以對以色列施加壓力,就能實現自己讓以哈止戰的承諾。納伊姆並強調,一旦得到足夠保證,哈瑪斯會釋放所有人質。

哈瑪斯駐杜哈高級官員 納伊姆:「透過居中協調者,也直接經由美國政府中的某些人。」

納伊姆再次證實,美方特使團與川普政府內人士,確實打破「不與恐怖分子接觸」的慣例,也繞過以色列,直接跟哈瑪斯開始磋商。如今聯合國與其相關組織,完全難以插手和談,只能面對美以不管不顧的難題:至少50萬加薩難民,飢餓到了會要命的程度,這是加薩人口的四分之一。

等了半天才得到3分之1鍋蔬菜湯,施粥站的鍋很快空空如也。一邊苦等下一波食物,一邊看著不遠處空襲造成的煙霧,是食物或是空襲會先到?加薩的百姓無辜又無奈。

加薩難民婦女 阿貝德:「我早上九點就來,我發誓是九點,但我昨天空手回家,今天也是。我家族有20個人,我有個三歲小孩,他整天因飢餓而哭。他們(以色列和美國)難道不覺得可恥嗎?」

法國製片人 法西:「甚麼會讓你開心?對。」

加薩女記者 哈蘇娜:「我想離開這座城市。」

法國製片人 法西:「喔,好呀。」

加薩女記者 哈蘇娜:「我想擺脫這一切,我們(加薩人)都好累,因為城市(變這樣),還有那麼多的破壞。」

說想走又不捨得,26歲的加薩記者哈蘇娜(Fatima Hassouna)就快結婚了,她拍攝超過一年的加薩戰區生活紀錄片「把你的靈魂放在手上行走」("PUT YOUR SOUL ON YOUR HAND AND WALK"),入選坎城影展。哈蘇娜很掙扎,既想去影展離開戰區透透氣,又擔心不捨,不想離開家鄉。

法國製片人 法西:「她曾說她想死得轟轟烈烈,不想只是報紙上的一個數字。她還說過,她要留在她的加薩,加薩需要她。」

紀錄片「把你的靈魂放在手上行走」片段:「我必須繼續,我必須用鏡頭記錄每件事。」

要讓全世界更多人明白,巴勒斯坦人的悲劇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就開始,不是2023年10月7日。哈蘇娜原本想親自到坎城,但在婚禮前一週,4月16日,以色列飛彈擊中她的家,她與11名親友全部喪生。英國研究機構調查發現,以軍導彈是精確瞄準公寓中,哈蘇娜所在的樓層。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