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社會,環境,國際

日本綠能市場受挫 2024年業者退場數創新高、光電倒閉居冠

2025-05-07

16 人氣

日本綠能市場因成本上升與獲利下降等因素引發企業退場潮,其中光電更是首當其衝。(資料照片/美聯社)
 
日本綠能市場因成本上升與獲利下降等因素引發企業退場潮,其中光電更是首當其衝。(資料照片/美聯社)

日本龍頭信用調查機構帝國數據銀行6日公布2024年度《發電廠倒閉‧停業解散動向》報告,內容指出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間,日本綠能業者接二連三發生破產與停業的現象,其中又以光電與木質生質能發電的倒閉最為顯著。

綠能業者退場數飆新高 光電、木質生質能首當其衝

帝國數據銀行(帝国データバンク)的數據顯示,在破產定義為負債1,000萬日圓(約220萬新台幣)的情況下,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間,在綠能業者中,光電與木質生質能發電的倒閉件數共計8件,與前一財年相比增加了1倍;停業與解散的案件共計44件,總計共有52家企業退出綠能市場,創下歷史新高。

自2020財年起的5年內來看,經營綠能而倒閉的企業件數共有19件,其中光電就高達7件,其次是木質生質能發電(4件),天然氣等火力發電(3件),風力發電(2件)等。

 

日本2024財年綠能發電業者退場數創新高,其中光電首當其衝。(取自帝國數據銀行)

成本上漲獲利下降 賣電制度紅利不再

綠能倒閉案件中,常見的破產原因是成本問題,例如投資發電設備所需的維護管理成本,或發電所需燃料的價格超出預期,導致獲利能力下降。此外,原本保障綠能電力收購價格的FIT(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的購電價位遭到下調,也使得業者的盈利預期變得困難,難以維持營運。

實際上,曾從事光電事業,但在2024年7月申請破產的「伊呂波商會」(いろは商会)雖在日本國內獲得了8萬公頃的用地來推展大規模發電事業,但由於電力收購價格下滑,長期處於無法盈利的狀態,最終難以為繼。

另一方面,與風電和光電相比,擁有較不受天氣影響的木質生質能發電備受關注,甚至市場將其稱為「實現碳中和的王牌」,因此許多大企業爭相進入木質生質能發電市場,盼能搶佔商機。

然而,直接影響木質生質能發電成本的木片價格昂貴,不論是日本產或是進口材料的價格都大幅上漲,加上設備故障與運作事故等問題,使得業者面臨維護管理費用不斷上漲的局面。2025年1月,經營木質生質能發電的新宮森林能源(新宮フォレストエナジー)宣布破產,也成了部分業者退出木質生質能發電市場的顯例。

綠能發電需求仍在 惟獲利性須重新評估

目前仍有許多以光電營運為主的企業穩定獲得賣電收入,且為了調節電力供需平衡,蓄電設施的開發也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顯示綠能發電的需求仍有上升趨勢。

然而,隨著FIT即將退場,業者能賺取的賣電費用也將隨之減少,這將導致償貸壓力與設備投資成本上升,進而壓迫收益成長。自2012年FIT上路以來,綠能產業環境已出現巨大變化。原本依賴FIT起家的綠能業者,未來也將面臨持續的市場淘汰潮。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