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密西根州慶祝他就職100天,更自誇寫下美國史上「任何一屆政府最成功的頭100天」。與此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列出川普在這100天內,所講的100句謊話語錄,包含中國、通膨、移民、俄烏戰爭,甚至暗指台灣女拳擊手林郁婷是跨性別者的各種議題。
CNN於29日報導,川普在重返白宮的100天裡,延續了他第一屆任期厚顏無恥地散播謠言、說謊成性的風格。即便有的謊言被當面駁斥,有的被揭穿數年,但他依舊做自己,反覆使用他最偏愛的那些謊言,並不時加入新的虛假敘述,這也讓川普的謊言具備高度重複性。
CNN特別整理川普從1月20日就任以來所發表的100句謊言,但報導強調,這不代表川普只講100次謊,或者只講這幾類謊言。這些謊言被分成13大類,分別是「通貨膨脹」、「性別、健康、教育與媒體」、「貿易、經濟與稅收」、「俄烏戰爭」、「移民」、「外交」、「中國」、「歐洲」、「加拿大」、「環境與能源」、「選舉與川普受歡迎程度」、「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攻擊事件」、「聯邦政府」。以下列舉各大類部分語錄。
通貨膨脹
- 川普4月17日稱,「汽油價格不久前還接近4美元,現在,很多州的油價已經降到1.98美元了。」
然而,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數據,當天沒有任何一個州的平均油價低於每加侖2.70美元;而根據追蹤數萬個加油站的GasBuddy公司資料,當天也沒有任何一個加油站的油價低於每加侖2.19美元。
- 川普曾稱,「我們正在終結通膨惡夢,這可能是我們國家史上最嚴重的一次。」
在拜登任內,美國於2022年6月的年通膨率達到9.1%,創下40年來新高;但這遠不及史上最高紀錄,1920年的23.7%。就算川普指的是拜登任內累積通膨創新高,那也不正確,因為拜登任內累積通膨約21%,而前總統卡特任內則高達49%。
性別、健康、教育、媒體
- 川普2月5日表示,2024年巴黎奧運中,2名贏得女子拳擊金牌的選手是「跨性別」男性,「誰能忘記去年的巴黎奧運,一名男性拳擊手殘暴地痛擊他的女性對手,讓她在比賽才剛開始的第46秒就被迫棄賽,而她本來是一名冠軍級選手。事實上,當時有2名所謂的女性,是跨性別者,他們都贏了金牌,而且贏得非常輕鬆。」雖然川普當時並未指名道姓,但根據他所描述46秒棄賽的場景,指的就是阿爾及利亞拳擊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而另一位冠軍女選手可能是指台灣女拳手林郁婷。
CNN報導指出,這2位冠軍皆未變性。正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所指出的,她們都是女性出生、女性成長,並始終參加女子項目比賽。即便是那個曾在2023年有爭議地取消她們參賽資格、聲稱檢測發現她們具備「不公平競爭優勢」的拳擊機構,也從未指稱她們曾經變性。
貿易、經濟、稅收
- 川普稱,「我們每年在貿易上損失(lost)2兆美元。」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數據,2024年美國對全球的貿易逆差為9178億美元。但這並不代表「損失」(lost),只是反映出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與服務總額高於出口總額。此外,就算只計算貨物貿易,忽略美國擅長的服務貿易項目,逆差也只有1.2兆美元,遠低於川普所說的數字。
- 川普稱,自己在第一任期內「推動了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案。」
但專家分析指出,他在2017年簽署的減稅法案,無論是按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或是以通膨調整後的金額來看,都不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減稅措施。
俄烏戰爭
- 川普2月18日表示,「這場戰爭(俄烏戰爭)本來就不應該開始,是你們(烏克蘭)自己挑起的。你們本可達成協議。」
但這場戰爭並非烏克蘭所發動,而是俄羅斯在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所引起。就連川普的前副總統潘斯(Mike Pence)和多位自家共和黨國會議員也都明確指出,是俄羅斯挑起這場戰爭。
- 川普2月19日在社群媒體上宣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說服美國砸下3500億美元」,「介入」(go into)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
根據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追蹤,截至2025年2月,美國承諾的對烏援助總額約為1350億美元,實際已撥款約1300億美元。
- 川普稱,「美國(援烏)已經比歐洲多花2000億美元。」
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數據,截至2025年2月,歐洲對烏克蘭的戰時軍事、財政與人道援助總承諾與撥款皆多於美國。若看實際撥款金額,歐洲約為570億美元,美國則為1350億美元。
移民
- 川普試圖廢除出生公民權時表示,「美國是唯一實行出生公民權的國家。」
但全球有數十個國家都承認出生地自動取得國籍制度,包括加拿大、墨西等。
- 川普稱,自己在第一任期「蓋了571英里的邊境牆。」
根據官方數據,川普在第一任期建造的邊境牆長度為458英里,其中包括新建在原本沒有任何圍欄的地段,以及替換原有老舊設施的部分。
外交
- 川普稱,南韓是在他第一任總統任內才開始為美軍駐韓支付軍費,「他們是在我第一任期內,才開始這些軍事付款的。」
但事實上,美國與南韓之間的軍費分擔協議早在1991年就已開始。
- 川普稱,由於美日相關協議,美國耗費了「數千億美元」保護日本,且「我們付了全部的錢,日本一毛都沒出。」
日本每年都提供數十億美元,用來支援駐日美軍的駐紮與運作,是日方為分攤駐軍成本而每年編列的正式預算。
中國
- 川普稱,「我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超過1兆美元。」
根據聯邦政府統計,2024年美國對中國的貨物與服務貿易逆差約為2630億美元;即使只計算貨物貿易,逆差也僅約為2950億美元,遠遠不到川普所聲稱的數字。
- 川普稱,由於他第一任期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且這些關稅都由中國埋單,並表示,「在我的4年任內,從中國那裡收了數千億美元的關稅收入。」
但事實上,關稅是由美國的進口商支付,而非中國出口商。多項研究證實,絕大多數關稅成本,實際上是由美國消費者與企業承擔。
歐洲
- 川普稱,「他們(歐盟)把幾百萬輛汽車送進美國,但我們的車卻一輛也賣不到歐盟或其他地方。」
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2025年3月的報告,2024年共有16萬4857輛美國製汽車出口至歐盟,按當時匯率計算,總值約為88億美元。其中部分車輛是歐洲車廠在美國設廠生產的,儘管美國車在歐洲市場長期面臨銷售挑戰,但說歐盟完全拒絕美國製汽車並不符合事實。
加拿大
- 川普稱,加拿大只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小盒牛奶」徵收低關稅,之後的出口就會被課徵「高達275%、300%」的高關稅。
根據川普在第一任期親自談成的《美墨加協定》(USMCA),加拿大承諾每年允許數萬公噸的美國乳製品進口不須課稅,遠不只是「一盒牛奶」免稅而已。而且美國牛奶出口量甚至沒有達到免稅配額的上限,因此完全沒有被高關稅打擊。
環境與能源
- 他聲稱,拜登政府下令「所有人都必須擁有一輛電動車。」
拜登確實在立法與監管層面,推動車廠減少排放並加入採用電動車,但從未有任何規定強制美國消費者必須購買電動車。
選舉和川普的受歡迎程度
- 川普聲稱,「我們是全世界唯一實施郵寄投票的國家。」
事實上,許多其他國家也允許部分或全部選民以郵寄方式投票,包括加拿大、德國、瑞士、英國與西班牙等,雖然各國政策細節有所不同。
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攻擊事件
- 川普稱當時的國會暴動參與者「他們沒有攻擊(assault)。」
但大量影片顯示,當天確實發生攻擊行為。美國司法部表示,2021年1月6日當天有超過140名警察遭到攻擊,已有超過170人承認犯下此類攻擊罪行並認罪。
聯邦政府
- 川普聲稱,當聯邦政府員工沒有回覆他的顧問兼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寄出的第一封群發郵件,並列出上周的工作成果時,「通常代表這個人可能根本不存在,或這個人不想承認自己一邊領著美國政府的薪水,一邊其實替其他公司工作。」
但當時有許多合理解釋能說明為何部分人未回覆,例如多個聯邦機構的主管已指示所屬員工不要回應這封郵件,而非因為兼職違規或虛報人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