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金融財經

台遭課32%關稅「太依賴美國」 學界、工運界籲把市場分散

2025-04-09

59 人氣

學界、工運界對經濟情勢憂心,今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記者楊綿傑攝)
 
學界、工運界對經濟情勢憂心,今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川普對全球課徵關稅,外界憂心台灣經濟情勢,由學界與工運界逾500名人士聯署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針對賴政府目前所提對策,學者認為應觀察而非急就章,且談判應秉持台灣主體非美國利益,並減少對美國依賴,應把市場分散中國及國際,對勞工權益亦應積極保障。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對於執政團隊所提策略,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質疑,「增加對美採購」,但750億貿易順差要買多少能源、產品?就算跟美國達成貿易平衡的國家,如英國、巴西還是會課10%。「採取零關稅」從越南例子來看已經沒用,且政府是否有評估過影響程度嗎?稅則要修改也須經立法院同意,在野若不同意,對美承諾不會生效。組成「投資美國國家隊」,企業毛利足夠嗎?企業投資是考量20年以上的布局,這些政策只是急就章,應先盤點可能損失。

林祖嘉表示,這幾年台灣對美國貿易依賴度增,從美國賺了更多錢,但關稅相對也被課得多,關稅稅率揭曉前,執政團隊認為台美關係很好,結果卻判斷錯誤,這是國安問題,川普並未把台灣放在眼裡。政府應考慮分散市場,包括加入更多經貿組織、簽FTA,甚至要考慮想辦法將產品賣去中國,但兩岸關係不好,這些路都被堵死。而面對目前情況,全國應團結在一起,賴清德應停止大罷免,並邀請產業界、學術界一起召開國是會議。

暨大國企系教授許文忠分析,川普關稅政策旨在透過高關稅壁壘,重塑以美國製造為主的供應鏈,基調是對抗中國製造,有可能周而復始使用此策略,因此討論稅率合理與否不切實際,呼籲政府談判不應以美國利益優先,而應以台灣主體優先。政府目前拿出零關稅當談判籌碼,恐怕仍不是底線,恐怕美國會再要求提供從美國進口的產品補貼,且若是其他國家也循此模式比照辦理,台灣產業將全垮。

許文忠也提出對策,包括政府應接受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合作,完善ECFA的協議與服務貿易協定;善用邊境貿易協助東南亞台商進入中國內需市場,並融入一帶一路的商機與佈局;開放中客中生來台;擬定兩岸分工策略,善用中國內需市場與完整產業鏈分散訂單,運用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分散國際市場;限制關鍵技術與產業外移;提供勞工轉業、就業與失業補貼完善體系,增加公共基礎建投資設帶動產業與就業等。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