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生效,《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公債週三(9日)持續遭到拋售,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飆升到4.51%,隨後回落至4.37%,單日上漲0.11個百分點,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一度飆升到5%以上,引發投資人開始擔憂美國主權債的「避風港」地位,同時也憂心2020年3月的債市危機再度重演。
就在美國股市與美元受到川普對等關稅核彈攻擊之際,過去被視為動盪時期主要避風港的美國主權債,也罕見出現崩盤走勢。本周以來,美債出現拋售潮,美債殖利率明顯飆升,讓市場開始擔心金融市場動盪擴大。
《彭博新聞》報導,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30年期美國公債三天來殖利率漲幅一度達到2020年以來最大水準。此外,10年期公債本周從3.9%低點大幅上揚到今天盤中4.51%高點。
美國債券市場的暴跌蔓延至全球許多已開發市場的政府債券,引發澳洲、紐西蘭和日本的基準殖利率飆升,歐洲債券期貨下滑。
罕見股匯債齊跌 恐讓避風港結構遭破壞
這種股債雙跌的罕見現象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因為通常美國公債被視為避險資產,當股市下跌時,投資人會轉向公債,推高其價格並壓低殖利率,但如今情況完全相反。同時,這也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出現股市兩天下跌至少1.5% 的同時,30年期公債殖利率出現如此大幅上升。
對於投資人為何不再青睞美國公債,《彭博新聞》分析,包括熱門避險基金交易的混亂、對外國拋售美國國債的猜測以及隨著風險資產的低迷,投資者紛紛拋售類似現金的短期證券,這些都被認為是債券價格下跌的原因。
避險基金Blue Edge Advisors Pte的投資組合經理Calvin Yeoh表示:「這是美國國債遭到賤賣。」並表示他正在在出售20至30年期公債期貨。Calvin Yeoh還說:「自2020年疫情造成混亂以來,我還沒有見過如此規模的走勢或波動。」
傳中國大舉拋售美債 加深美政府負擔
另一個猜測則是傳出中國正在拋售美債,與川普核心圈關係密切的知名創投家Chamath Palihapitiya在X平台上表示,聽說中國一直在拋售美債,試圖透過推升公債殖利率來改變敘事,使美國的國債拍賣更加昂貴。他也認為,美國政府應推遲拍賣,因為中國不可能無限期地拋售美債。
此外,市場分析認為,這次美債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避險基金正在大規模進行清倉基差交易,2020年3月危機又再次重演。
基差交易(Basis Trade)是一種高度槓桿化的避險基金策略,透過公債現貨和期貨之間的微小價差來獲利。2020年避險基金解除基差交易的高槓桿押注,導致全球最大的債市陷入停滯危機。而近期隨著避險基金為減少風險並退出這些交易,使得它們一直在拋售美國國債,再度給市場帶來巨大壓力。
基差交易讓2020年債市危機再現
投資集團Ocean Wal執行長Nick Lawson表示,「對沖基金在這種策略上投入了數兆美元。」隨著事態不斷惡化,為了維持生計,他們被迫出售包括優質資產在內的一切可以出售的資產,若聯準會不盡快介入,恐演變成一場全面危機。
多位市場參與者表示,這種情況令人想起2020年3月疫情爆發之初的市場混亂,當時基礎交易的大規模平倉引發了「套現狂潮」,導致美國國債價格暴跌,迫使聯準會介入,大規模購買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