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4年開辦的全民健保30歲了,賴清德總統今(29)日出席30周年活動,致詞時肯定全民健保落實健康人權照顧,也提到健保改革的迫切性,應該考慮從不同工、不同酬的角度,才能解決四大皆空、招不到醫生的問題。
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在台北圓山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辦「健保30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全民健保30周年慶祝曁健走活動」,賴清德總統親臨現場勉勵,並和與會人士切蛋糕慶祝。
賴清德致詞時強調,自己是醫師出身,深刻體認唯有改善醫療人員工作條件,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才能更保護國人的健康,面對健保重重挑戰,要用更宏觀角度來推動改革,確保健保的永續經營,而改變的迫切性,應該考慮從「不同工、不同酬」的角度思考,但現在是不同工同酬,應該要做結構性調整,今年牙醫錄取分數高於醫學系錄取分數,是不是不同工也要不同酬,否則做不同事情領一樣的給付,當然有些辛苦的科,就會比較少人走。
賴清德表示,他跟一位重建外科醫師聊過,這位醫師問他「開8個小時的刀,健保局給付多少錢?」賴清德說,當時他心想,應該不少錢,至少也要10萬、20萬元,但是「1台刀才6到8萬元」。
總統說,「這問題太嚴重,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有跟衛福部長和署長談過此問題,現在論件計酬,有看病才有給付,有感於健保帶給台灣社會巨大貢獻,一定要永續發展,一定要果斷解決,健保才能永續,民眾才能保持健康,否則「健保60年用什麼成績跟全民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