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原預定4月可進入海上測試(SAT),卻被媒體披露海鯤號的泊港測試(HAT)和光電潛望鏡(光電桅杆)測試出了問題,造成進度延遲,因此4月海上測試(SAT)恐將跳票。對此,立委徐巧芯表示,國民黨針對潛艦國防預算只凍結了50%,剩下一半待海測過後再行解凍,凍結的數額比民進黨的主決議還少,她直言,「如果第一艘原型艦都做不好,憑什麼編列未來總共2780億的7艘預算?」
徐巧芯今(25)日在臉書發文強調「海鯤號」的預算,藍營一毛都沒刪除,就是希望能盡快完成海測、交艦。「真正被質疑的是,如果第一艘原型艦都做不好,憑什麼編列未來總共2780億的7艘預算?」徐巧芯回顧國防部長顧立雄曾提出承諾,在海鯤號完成海測之前,不會動支預算;而民進黨在委員會下了一個主決議,內容也是「海鯤號完成海測之前不得動支任何預算」;而國民黨,只凍結了50%,剩下一半待海測過後再行解凍。徐巧芯質疑「哪一黨擋了比較多的預算?清清楚楚,也都有相關紀錄可供查詢」。
徐巧芯引述《上報》資深軍事記者的報導,指海鯤號在泊港測試時就出大包,不僅因岸上供應電力電壓不穩定,導致燒掉多項次系統的零組件,加上光電潛望鏡(光電桅杆)系統的液壓不穩定,而不斷調校。她指出審查預算時,海鯤號就有很多缺失尚未解決,「海鯤號原定9月可完成海測、11月交艦的計畫太過於理想」。
徐巧芯直言,預算審查時通過了海鯤號全部經費,甚至後續艦提供50%可支用,「但第一艘原型艦一如我們所預測與建議的,當時泊港測試就有數十項缺失需改正,因此認為應該先完成原型艦以後,再編列後續七艘艦艇為佳,果然如先前所擔憂的,就連泊港測試都出了預期外的大問題」。徐巧芯指目前泊港測試的電力來源,完全是靠「岸上的供電系統」來運作,若連在岸際供電電壓,都能不穩定到這種程度,「在岸上測試問題都這麼大,誰敢下水測試?海軍人員的生命安全不需要受到保障?」(推薦閱讀:海鯤號岸測燒掉太多零附件?張競指疑點不只一處 嘆潛艦絕對機密卻狂被爆料)
徐巧芯表示海鯤號的錢全都給了,卻做不好、做不到,難道不用對未來的2780億元後續艦做強力監督嗎?審查預算,看緊民眾的荷包,保護屆時要下水測試的官兵,是立法委員的天職,如今還要被抹紅成「擋國防預算」,實在是毫無道理。徐巧芯最後說,「如今證明,國民黨針對潛艦國防預算是合理監督」,我們希望打造好的潛艦,讓海軍弟兄無需懼怕,能夠安全使用,而不是為了趕時間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