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社會,國際

超高齡化、人口快速淘汰 日本淪「多死社會」

2024-04-06

287 人氣

4
4
圖/TVBS
 
圖/TVBS

低薪時代抑制了許多人結婚、生子的想法,加速社會高齡少子現象,而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日本不斷衍生社會問題。日本人口自然減少比例持續擴大,年死亡人數更是連續三年創新高,導致日本邁向「多死社會」,也就是死亡人數只增不減的社會現象。而殯葬法規過於老舊,地方政府與民眾糾紛不斷,白白消耗行政資源。

小嬰兒宏亮的哭聲,在日本越來越聽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老、病、死。

日本NHK新聞台主播:「(2022年)全日本有156萬以上人死亡,是有統計以來最多。高齡化不斷前進,日本正邁向『多死社會』。」

「多死社會」聽來嚇人,卻是多數國家都在遭遇的。多死社會目前沒有明確定義,基本上是指死亡人數只增不減的社會現象,於是衍生出了「火葬候補」。

火葬候補經驗者:「(遺體)安置費一天5千日圓、乾冰一天8千日圓。家裡大人嚇壞了,因為沒聽說過要等到12天,負擔實在很重。」

以日本社會習慣,從死亡日到葬禮結束,平均大約3至5天,但多死狀態導致火葬場「消化不來」,多候補一天,費用就越龐大。以受訪者為例,要負擔12天遺體保管費約15萬日圓,合台幣至少3萬塊。

火葬儀式研究專家 武田至:「目前傾向取消告別式,或加快最後的撿骨的速度,以限制時間的方法,提高場次輪替。」

人生最後一段路,總是希望能風光、體面,無奈「淘汰者」實在太多。日本政府推算到了2040年,年死亡人數上看167萬,實際上恐怕更快。官方最新初步統計,2023年死亡人數超過159萬,連續3年創新高,距離167萬不過8萬人左右。有些地方政府計劃增建火葬場,擴大喪禮、火化等容納量,但多死現象所造成的麻煩,不是多蓋火葬場就能解決。

銀髮生活研究所代表理事 小谷綠:「(殯葬法)一直以來的大前提,認為葬禮理當由家屬舉行;但是這樣的體系逐漸崩解,未來該由誰來哀悼死者,是社會必須思考的。」

專家表示,多死社會潛在問題之一是法規。日本超高齡、極少子社會,老年人孤獨死已然常態化,考慮到親屬不願負擔後事,或亡者無親無故,可確認身份卻無人領回的「無主屍體」快速增加。

葬儀社社長 後藤雅夫:「真的已經客滿。(無主)比例只會越來越多,現在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日本在1948年制定「墓地埋葬法」並沿用至今,根據法規,無名或無主遺體的後事,由死亡地點的自治首長負責;至於遺體保管期間、親屬調查等細項並無條文說明,地方只能各自為政,引發許多紛爭。

死者家屬 今西惠一:「竟有這種蠢事!我哥哥明明就住在附近,卻完全沒有通知我們,這也太奇怪了。」

京都一位獨居教授在家中猝死,市政府接獲通報,調查後確認查無親屬,便以無主身份在死後8天火化,葬於無主墓地。

死者家屬 今西淳子:「我們最不解的是,到底是誰允許把他火化了。」

親友多日聯繫不上,向警局、醫院尋問下落,卻都因為個資疑慮,到處碰壁,最後找上了無主墓地,這才發現人不但走了,甚至還被市政府燒掉,和陌生人放在一起。

死者家屬 今西惠一:「就我們家屬來看,他有沒有親人不是很容易查到嗎?坦白說,我們真的覺得很扯。」

面對家屬的憤怒,京都市解釋,確有調查家族成員,但沒有調閱戶籍,因此誤判為無主遺體。漏洞百出的殯葬體制,著實讓地方政府頭疼。

名古屋市政府人員:「(閒置)是輕蔑死者的尊嚴,對社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名古屋市政府表示,目前管理的無主屍有19具,部份死者因身份判別程序不易,在葬儀社一冰就是3年。而近幾年死亡人數攀升,無名、無主屍跟著增加,大量消耗行政資源。也因此,地方政府、殯葬業、學者專家齊聲呼籲國家,法規應符合時下生活,勇敢淘汰舊時代產物。

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