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合一選舉即將在11月26日投票,其中的縣市長選舉,往往是最受注目的焦點。兩大黨為了選上縣市,在選舉期間會有激烈的攻防。而縣市長選舉的結果,也常被視為時任總統與執政黨的期中考。下圖是2000年之後,各屆縣市長選舉結果,可以看出這些年的劇烈變化。
台灣在2014年之前,直轄市跟非直轄縣市的縣市長選舉,不是在同一年舉辦,而是分拆成隔一年舉辦。從上圖來看,2001-2002年當時中央由民進黨執政,總統為陳水扁,當時縣市長選舉結果,藍綠勢力相當。到陳水扁第二任期時,2005-2006看的縣市長選舉結果,則轉變為藍營大於綠營的狀態。2006年則發生倒扁運動。
接著2008年轉為國民黨執政,由馬英九擔任總統。在馬英九第一任期時,2009-2010年的縣市長結果,仍是維持藍營大於綠營的狀態。而到了馬英九第二任期時,2014年年初發生318學運(太陽花學運),2014年年底的縣市長選舉結果,則翻轉成綠營大於藍營的狀態。
2016年後民進黨再次執政,總統由蔡英文擔任。在第一任期時的2018年縣市長選舉結果,藍綠版圖又翻轉,變成藍大於綠。
而今年(2022)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縣市長選舉,結果會是如何呢?這次除了藍綠兩大黨外,民眾黨與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政黨,也在許多縣市推出候選人,或許有機會讓傳統藍綠的縣市版圖,出現更不一樣的結果。
更多關鍵「九合一大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