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環境

台灣面臨糧食危機? 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

2022-08-29

377 人氣

3
3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生存的關鍵議題,但面對緊張的兩岸局勢,首要關心的是台灣的存糧夠嗎?我國目前的糧食自給率是31.75%,其餘7成都仰賴進口,但隨著國人的飲食習慣改變,逐漸由米食改為麵食,對「黃小玉」的需求增加,只是台灣小麥、大豆自給率不到1%,玉米也只有3%,專家就指出,提高進口糧食儲備是當務之急。
 

圖/TVBS 台灣面臨糧食危機? 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圖/TVBS

一包包米袋塞滿整個倉庫,堆得約2層樓高,這是桃園八德的公糧米倉,以備不時之需,可以穩定市場供需。

農糧署糧食儲運組組長黃昭興:「利用這個刻度我們去推估說這裡的庫存量,大概有多少,那平常我們來稽查的時候就會去看,這一個倉庫有沒有變動,那有沒有被移動的一個狀況。」
記者劉彥萱:「桃園八德有六棟公糧米倉,共2500公噸的存量,主要供應的是北部地區,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有7成是仰賴國外進口,因此若台海發生戰事,我們的糧食供應,又該如何因應?」
 
圖/TVBS 台灣面臨糧食危機? 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圖/TVBS
一旦發生戰爭,糧食無法順利進口,台灣的存糧究竟能吃多久?盤點國內稻米,截至八月底,公糧安全存量約76萬多公噸,民間庫存量也有約51萬公噸,加起來超過100公噸,農委會說可以吃上一年不成問題,稻米庫存足,那其他農產品呢?

農糧署糧食儲運組組長黃昭興:「黃豆、小麥、玉米、糖、高粱這些大宗穀物,那我們主要都是靠進口的,那也是因為這樣子,我們的國內的這個糧食自給率會比較偏低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最近這幾年,我們就在推動鼓勵農民來轉作一些大宗的作物,我們來提供獎勵,每公頃給三萬到六萬塊的一個獎勵,那輔導農民來轉作這些大宗的作物。」

黃小玉高度仰賴進口,大大拉低台灣糧食自給率,根據農委會調查稻米雖然達到110%,蔬菜、水果、肉類與蛋類,自給率也有7成以上。但小麥、大豆自給率不到1%,玉米也只有3%,不過隨著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由米食改為麵食,加上家禽與豬隻飼料也以玉米、大豆為主,專家就指出,提高進口糧食儲備才是當務之急。

前台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廣建高科技的戰備倉儲,然後大量進口,就是由我們業者去進口便宜的黃小玉,我們寧可用花更多的錢,蓋最高科技的戰備的倉容,來在港口等等來囤積這個黃小玉跟稻米這樣子。至於說他從國外進口等等的,那我們糧商來搭配,這個才最符合經濟的大道理。」
 
圖/TVBS 台灣面臨糧食危機? 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圖/TVBS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雷立芬:「我們可能有一部份在思考的就是說,有沒有可能就是把我們農業的那些所謂的副產品,就是像有人嘗試把甘藷皮,或者是賣像比較不好的甘藷的話,就是怎麼樣子把它去做發酵之後,那一樣可以拿來當作我們畜牧的這個,飼料這樣子一個情況。」
但當前要解決的還有稻米生產過剩,儲存空間不足的困境。目前台灣有8成的公糧,都採常溫平倉儲存,但放在倉庫久了,包裝難免破損,甚至變得不適合食用,學者建議應效仿日本,未來全面以低溫筒倉的方式來儲存稻米。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張靜貞:「這個技術的發展對我們非常重要,也是日本他們現在已經在積極的來發展他的救難物資,還有他現在也把這個米飯變成他的這個可以出口的一個,強項的商品,就是因為他有這個最新的技術。」

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是全球缺糧與搶糧大作戰,如何提高糧食自給率,並減少對進口農產品的依賴,是政府必須要審慎思考的重要課題。

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