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又來了!急就章通過「囤房稅」2.0,改採「全國歸戶」累進課稅,藉此打擊囤房者,以抑制房價。房產專家卻說,恐怕是肥了政府、瘦了百姓,因為財政部估算將增加26億的收入,但如此一來,房價不僅不會下跌,還恐傷及無辜,包括偏遠地區的民眾、租賃的房客以及建商……。
民進黨再次執政七年多,原本過去應該解決的問題,全擠在這幾個月處理,繼端出「931億」的青年補貼政策後,行政院在未與業者溝通的情況下,6日就火速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
預計明年(2024)7月執行的囤房稅2.0跟1.0的最大差別是:1.將「縣市歸戶」調整為「全國歸戶」。2.稅率從1.5%至3.6%調升為2%至4.8%,但特定房屋除外。3.過去為地方政府「可」訂定差別稅率,未來為「應」訂定差別稅率,意思就是全國22縣市都必須推動囤房稅率,沒有一個縣市躲得過。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氣憤地說,從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到囤房碩2.0,政府從未跟業者溝通說明,每次都是通過法案後才宣布,得等到後遺症湧現後,才出來收拾善後,「執政黨為了選舉,房屋政策已經走火入魔了,更傷及無辜百姓。」
囤房稅2.0只看戶數,會誤殺到非投資客的老百姓
楊玉全說,至少有三大族群、一大產業受到影響。
首先是,政府用「戶數」而非「價值」來決定稅率,根本不符合財產稅課徵法理,造成偏遠地區民眾的相對剝奪感。
眾所皆知,偏鄉房屋較不值錢,有人擁有多間房,並非投資取得。一位雲林75歲的老先生嘆氣說,家裡有幾家老舊房子,坪數不大,很難賣掉,也沒有做其他用途,這樣也要被課囤房稅,非常不公平。
尤其是中南部,民眾習慣住透天厝,有一個六樓高的建案,明明是一戶人家,因產權關係,每層樓都有一張權狀、都算一戶,導致共有六張產權、六戶房屋,每年都要被課囤房稅,這戶人家多次向政府陳情都沒有用。
楊玉全認為,課稅最好的方式是用房子的「價值」,而不是戶數,只看戶數,真的會誤殺到非投資客的老百姓。
第二是,起造人(建商)投入勞資以興建房屋,並非購入來囤積,課徵高額囤房稅,對生產事業非常不公平,更會拉高建造成本。
「囤房稅改採全國歸戶,一定會傷及非購買、沒有囤房動機的人,」楊玉全說,例如因都更危老或其他合建分回、債權人承受擔保品、起造人生產等情形,卻因「戶數」的關係而增加課稅,「這種毫無例外課徵的懲罰方式,就是亂課」。
更何況,課稅也是成本的一環,當建造成本增加時,建商勢必要反映在單價上,「政府想靠囤房稅2.0打炒房、抑制房價,真的是天方夜譚,」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說。
課稅將助長蛋黃地區的租金,影響到承租人權益
第三個受害者是房客。有些人並非想炒作房價,而是將房子當成投資商品,靠房租獲利或當成退休金。雖然政府規定房東若出租且申報所得達租金標準,以及繼承取得共有房屋者,稅率為1.5至2.4%,避免房東將租金轉嫁給承租人。
但,何世昌認為,恐怕不是政府想的這樣。韓國就是因為實施囤房稅,屋主因稅金巨幅調整而大漲租金,導致房租暴漲,引發民怨,讓韓國淪為「租屋地獄」。台灣實施囤房稅2.0後,應該也不會例外。
更何況,高資產族群不會因囤房稅而停止購屋,也不會因此而降價求售。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舉例說明,各縣市新的稅率還未制訂出來,假設有人擁有五間台中市北區的30坪10年華廈,現在五間都用稅率3.6%計算,五戶的房屋稅是7萬4120元;將來稅率拉到最高的4.8%,五戶是9萬8832元,不過多了2萬4712元,有錢人不會因為這點稅賦,急著壓低價格拋售房子。
但對房東來說,轉嫁的機率就比較高了。郎美囡分析,如果以新北市新店區靠近捷運某20年大樓、40坪大的房子為例,每年自用房屋稅1.2%,約為4500元,若課徵最高的4.8%,是1萬8000元,房東很直接會轉嫁給租客。整體來說,近年的新成屋以及精華地區的租賃個案,租金變動會更明顯。
「確實蛋黃地區的租金更容易轉嫁,直接影響到承租人,負擔變重了,難道這是政府想要看到的結果嗎?」楊玉全反問。
為何打炒房愈兇房價愈高?就是亂打一通啊!
一位中部建商老闆林明達(化名)無奈地說,看完行政院公布的「囤房稅2.0政策」還是一頭霧水,特地問了線上記者,連記者都無法回答,細節還得再去問財政部。「可以預期,將來就是一團亂,這兩年半來,政府連續祭出十幾波的打炒房政策,請問發揮效果了嗎?」
「你看政府打炒房打的愈兇,房價反而愈高,這是什麼道理,就是打錯了啊!」林明達氣憤地說,每到選舉前,政府就胡搞瞎搞,推出囤房稅2.0,保證房價依然不動如山,房租還會上揚,然後政府再推出300億元的房租津貼,市場只會更亂。
為何房地產市場會更亂?首先地方政府、市民就會吵翻天。
林明達說,政府實施囤房稅2.0,但差別稅率級距仍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訂定,縣市民是要看好壞運嗎?哪個地方首長比較有佛心就訂比較低嗎?這樣對所有納稅人來說公平嗎?
總歸戶後,各地方縣市的房屋稅到底要如何計算?何世昌說,房屋稅為地方稅,中央統一收了稅金,再撥給地方政府。假如民眾在全台多縣市都有房子,應該都會指定價值較高的三間房為自住戶,價值較低的為非自住戶,這樣恐會打亂各地方政府既有的房屋稅收入,也無法預估每年的財稅收入,將衍生很多後遺症。
租金投報率上升,屋主不僅不賣房,還會增加置產
最終,建築業成為受傷最重的產業。楊玉全強調,起造人是投入勞力資本、配合政府都更危老政策、生產新屋的供應者,蓋出來的新屋是製造出來的「待售商品」,建商是生產者、不是炒房客,卻被列為等同購屋囤積投資客的課徵對象。現在景氣已經很低迷,政府再出重手,讓產業更為雪上加霜,將衝擊到建築業與從業員工,影響房地產的就業機會。
何世昌強調,囤房稅2.0最大優點是政府稅收有感成長了,財政部估算約有36萬戶會受到影響,推估增加稅收26億元;然而,副作用也十分明顯,放眼全球,僅有韓國等極少數國家課徵囤房稅,不僅對房價毫無抑制效果,反而讓民眾大量放棄持有、繼承偏鄉或較無價值的持分房屋;房租也在稅負成本轉嫁下快速走揚,由於租金投報率上升,屋主不僅不會低價拋售房屋,甚至還有可能增加置產,房價更難下跌。
楊玉全進一步表示,全國22縣市都一致調漲房屋稅率,稅基高的縣市也會帶來嚴重的「稅災」;城市在重稅環境下,更難以推動建設,全民恐集體受害。
從以上的分析看來,政府推出「囤房稅2.0」,不僅無法抑制房價,還會傷及無辜,恐怕是肥了政府、瘦了百姓,也難怪業者會抱怨連連,連房產專家都不看好後續的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