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知,市民評論

葉宗洸觀點:一本讓長官放心,讓基層心虛的報告

2022-07-24

360 人氣

《110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報告》_一本讓長官放心,讓基層心虛的報告
該交的作業,就算遲交,還是得交。
花了一些時間研讀,發現多項數據不合理。
討論之前,先肯定此份報告將「用電夜間尖峰」務實列入考量的做法。
幾個問題分別來看:
首先,報告第7頁的年度尖峰負載值全數低估。22日尖峰已達4074.8萬瓩,不僅突破今年的預估的3970萬瓩,甚至超過明年的尖峰預估值4064萬瓩。換言之,報告中關於逐年夜間尖峰負載的預測其實是低估的,因為
夜間尖峰負載=日間尖峰負載×0.955 - 夜間需量反應
因此日間尖峰負載被低估,報告17頁中的夜間尖峰負載自然也被低估。
其次,報告第8頁的全國用電量預測也是低估,去年全台總發電量已達2909億度,報告改以用電量呈現後,去年用電2834億度。就算是電廠自發自用,也是用電啊!75億度的差距來自何處?
此外,報告17頁的夜間備用容量全部都被高估了。主要是因為慣常水力發電的裝置容量(209.3萬瓩)被全數納入計算(但台灣夏天水情不佳,真有必要投入備用容量時,慣常水力不可能全數滿載運轉),應該比照其他再生能源打折計算,才是合理作法。即便計算備用容量的公式如此,仍應務實修訂。
抽蓄水力發電也有類似情形,所有裝置容量(260.2萬瓩)都被計入,前提是抽蓄機組必須在同一時間全數都滿載發電,而這種情形過去不曾發生過。一旦被全數計入夜間備用容量,將與現實脫節。
前述數據發生預估值一低一高(夜間尖峰負載被低估、夜間淨尖峰能力被高估)的現象後,造成逐年夜間備用容量率的估計根本嚴重失準。
估算差異最大的是明年及後年:
核二2號機在112年3月停轉,台電規劃兩部燃氣新機組上線,但均無氣可供發電,夜間淨尖峰能力應剩4124萬瓩(明顯低於報告中的4308萬瓩,不知道他們怎麼算的)夜間備用容量率估計下滑至9.0%(不是報告中的11.3%)。
113年尤其嚴重,這一年所有新增燃氣機組一樣無氣可用,一旦核三1號機7月除役,當年8月開始的夜間備用容量率將僅剩4.0%左右(不是報告中的12.2%)。
這報告出來後,反而更令人擔心了!

110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原文按此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