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川普所推動的關稅措施雖暫時擱置,仍為全球經濟投下不確定的變數。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近日接受網路節目《齊有此理》專訪時指出,若關稅政策重啟,對台灣勞動市場的影響恐怕相當深遠,預估波及人數將超過10萬,尤其以中小企業與傳統製造產業受較嚴重影響。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現階段可能受波及的產業範圍廣泛,包括機械、汽車零件、塑膠製品及金屬加工相關的扣件、水五金等。中小企業、傳產面對經濟波折,沒有足夠的調適能力,更連帶影響勞工。他強調,這些產業過去便長期面臨來自中國的低價傾銷壓力,如今若再疊加美國關稅政策,企業經營與勞工穩定勢必面臨雙重考驗。
洪申翰表示,美關稅重啟後對4產業影響最深,包括機械、汽車零件、塑膠製品及金屬加工業。(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面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前景,雖難以樂觀看待,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勞動部將採取「主動出擊」策略積極因應。他指出,不能等到衝擊發生後才被動處理。勞動部目前已深入各傳產聚集區,了解是否已有減產、訂單下降等徵兆,掌握第一手資訊,並主動與雇主溝通,預防非法解僱或濫用減班休息(無薪假)等情形發生。
針對企業可能實施的裁員或減班措施,洪申翰提醒,依照現行法規,僅在企業經營持續受到重大衝擊後,才可考慮裁員,絕不可進行「預防性裁員」。他強調,勞動部已啟動就業安定基金機制,若企業因減班休息導致勞工僅領基本工資,政府可補貼雇主約一半的薪資差額,以協助穩定就業、減輕裁員壓力。以原薪資4萬5千元為例,減班後僅領取基本工資2萬8590元,兩者差距近1萬7千元,政府可補貼其差距的一半費用。
洪申翰指出,此次關稅衝擊預估影響逾10萬名勞工,影響程度與產業對美出口依賴密切相關,主要還是集中於傳產。他強調,勞動部將持續主動關注勞動市場變化,防範非法解僱等違法情事發生,在協助產業因應衝擊的同時,也全力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