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是多數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無論是早餐搭配麵包或為孩子補充營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國外鮮乳風味獨特的優勢,早年已深植國人飲食習慣。加上2025年起,台紐雙邊協定生效,進口紐西蘭鮮乳正式全面零關稅,原本被寄望能帶動乳品價格下調,造福消費者。不料,市面上紐西蘭進口乳品價格依然高昂,並未如預期反映在終端售價上,反而持續站穩高檔,引發社會熱議。
台灣於2013年與紐西蘭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涵蓋25項領域。其中液態乳關稅逐步開放,自2013年起設有免稅配額並分階段調降關稅,至2025年12月起將全面免關稅,完成市場全面開放。
此政策雖有助增加市場選擇,但也恐衝擊本土乳業。台灣業者擔憂,紐西蘭乳源成本低、產量穩定,加上關稅取消後價格優勢更明顯,本地酪農可能面臨價格競爭等壓力,最終被迫退場,甚至影響生計與產業存續。
不過,自2025年紐西蘭乳品正式零關稅進口後,市場上卻未見價格下滑跡象,反而有民眾指出,市售牛乳價格仍居高不下,與預期落差甚大,引發疑問與不滿。根據記者實地走訪調查,發現情況確如民眾所言。以家樂福賣場為例,國產鮮乳如「瑞穗鮮乳930ml」售價85元、「台東初鹿鮮乳930ml」售價95元;相較之下,進口的紐斯蘭鮮乳「Nuzilk 1000ml」售價高達119元,價格反而更高,引發社會質疑「既已零關稅,為何價格未見反映?」
對此,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指出,儘管關稅取消,乳品價格依然偏高,顯示問題不只在進口端,也涉及市場結構與通路定價策略。這其中包括政府、業者、消費者與協會等多方都應共同關注此事。若社會聲音不足,主管機關可能無感;而在企業逐利機制下,若無外部壓力,業者自然也不會主動調降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