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日刊載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投書「台灣沒剩多少時間(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一文,內文提到台灣不可再依賴美國協助,否則將會遭遇美國總統川普拋棄烏克蘭的慘狀,更表示「台灣和平」的解方就是和中國和解。醫師沈政男指出,許多人批評龍應台在告洋狀,但她只是提醒大家;且看看烏克蘭和巴勒斯坦,「台灣願意付出那樣的代價嗎?」
沈政男近日在臉書表示,龍應台在紐時寫的評論中談兩岸局勢與台灣應對之道,但台灣有人馬上說她「告洋狀」,但這根本就是對方邀稿。此外有一堆作家說是連署挺大罷免,但他們之中有沒有人可以讓文章登上紐約時報,台灣每個人都對政治有意見,但只有龍應台可以寫在紐約時報,且是自己用英文寫,不靠翻譯。
沈政男批評,台灣執政當局就是自爽,以為可用敵對方式跟中國大陸抗衡,反正有美國當靠山,殊不知台灣時日不多了,因若美中談好,就好像川普跟俄羅斯總統普丁談好一樣,台灣就會變成下個烏克蘭。這樣的論點因政治立場會有不同的解讀,於是親綠人士大罵龍應台是「投降主義」,事實上這並非她首次在紐時寫評論,距上次2年多過去了,「龍應台講錯了嗎?」台灣早成為為了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而撕破臉的國家社會。
沈政男認為,台獨是總統賴清德的信仰,在上任後要一步步「務實」地達成,賴清德現在的路線完全就是抄襲前總統蔡英文,而靠山就只有台積電,危險之處在於,當美國不需要台積電,也就不需要台灣了。他進一步說,過去蔡英文倚靠台積電對台灣經濟的貢獻,營造「不需要大陸市場也可以」的錯覺,但台灣能把中國當成敵對國家嗎?去看看烏克蘭與巴勒斯坦,是要屍橫遍野、家破人亡的,「龍應台只是提醒大家,與其跟中國衝突,不如和好,至於方法,絕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