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

台灣多年無諾貝爾獎得主 國科會主委直言「丟臉」

2025-02-20

26 人氣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20)日在宜蘭大學登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在專題演講中直指,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多年,至今未能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直言「真是丟臉」,點名大學應該自行檢討。與會校長則認為, 台 灣需要發展學術重點領域,更需要國家投入資源,才能提高獲獎機會。

教育部長鄭英耀說:「最重要的主題,大學的治理跟挑戰與突破。」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20)日在宜蘭大學登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的言論,讓與會校長們繃緊神經,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說:「我們的經濟實力已經到全世界排20幾名,不是小國,我們幾十年的努力到現在連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這是丟臉,那真的是丟臉。」

吳誠文對比 台 灣日本,表示日本已產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而 台 灣高等教育發展多年,依人口比例推算,理應也該有多名獲獎者,但卻不如預期, 台 灣大學校長陳文章,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說:「我們國家要有一些重點領域,另外一方面,我們先增加台灣的學者,在整個國際的學術組織,他能夠獲得大獎。」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說:「不是我們的教育培養不出來,而是接下來的一些研究環境,是不是有足夠的提供。」

瑞典作家馬特森說:「恭喜您獲得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細數近3年亞洲諾貝爾獎得主,包括來自菲律賓的新聞工作者Maria Ressa,伊朗人權活動家納爾吉斯.穆罕默迪,去年則是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來自韓國的作家韓江,則是亞洲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女性得主,而 台 灣至今唯一的獲獎者,是出生於新竹的科學家李遠哲,1986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主辦單位宜蘭大學校長陳威戎說:「當國家不會去審這些高教科研資源,但是我們現在在做得題目跟大家的產出,是不是足夠亮眼,或是足夠有前瞻性。」隨著少子化加劇,不少大學為了生存,偏向技職化而非深度研究,能否產生諾貝爾得主背後原因複雜,但確實也需要更多國家資源的支持。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延伸閱讀】
◆ 鼓勵研究落地 國科會計畫審查不再重論文量化指標
◆ 吳誠文接受日媒專訪 未來3年每年編300億投入AI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