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健康

美豬變不見?進口逾5千噸抽查600件僅2件有標示 消基會憂業者改產地標示

2024-08-29

117 人氣

台灣自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豬肉要清楚標示,才能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與知情權。圖為示意圖,非當事店家。(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台灣自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豬肉要清楚標示,才能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與知情權。圖為示意圖,非當事店家。(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台灣自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消基會持續追蹤進口美豬流向,於今年6、7月再度展開調查,在600件產品中,只發現2件產地標示為美國,僅占0.3%,這與食藥署豬肉儀表板所公布的美國豬肉進口數量,有天壤之別,質疑是否有洗產地。

調查600件產品僅2件為美豬,消基會:進口豬去哪了?

消基會於去年6月曾發布關於市售289件豬肉製品產地的調查,當時抽查未見任何美國產品豬肉商品,今年消基會擴大抽查600件含豬肉成分或豬其他可食部位的相關食品,也僅找到2件,占本次調查的0.3%,且其中1件產品也不是在台灣生產製造,另外有39件(占6.5%)商品或店家未依規定對豬肉產地進行標示。

本次調查的600件樣本,豬肉來源涵蓋單一產地或複數產地,產品豬肉產地來源包含,台灣520件(86.7%)、西班牙62件(10.3%)、加拿大49件(8.2%)、丹麥29件(4.8%)、荷蘭22件(3.7%)、法國16件(2.7%)、巴拉圭7件(1.2%)、奧地利6件(1%)、澳洲、中國、捷克、英國各有3件(各佔0.5%)、美國、日本、義大利各有2件(各佔0.3%)、瑞典、德國各1件(各佔0.2%);未依規定標示共39件(6.5%)。

不過,對照食藥署豬肉儀表板,截至今年7月26日止,自美國進口的豬肉及豬其他可食部位共5213.46噸,在進口量排名第3位,這次僅一家韓式燒肉吃到飽店表示有使用美豬,以及進口的韓國製午餐肉有標示美豬產品。

消基會副董事長徐則鈺便質疑,食藥署豬肉儀表板上的進口美國豬到底去哪裡?是不是如同去年食藥署與桃園市政府查獲,有業者擅自更改標示產地,有洗產地的情形?相當令人憂心。

台灣一、兩年沒進口義大利、瑞典豬,市面上竟然找的到!

另一方面,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指出,從食藥署豬肉儀表板可見,台灣2023、2024年已經連續2年並未有義大利進口豬的紀錄,2024年也沒有從瑞典進口豬肉的紀錄,但在這次調查,某日式涮涮鍋及台北101地下街的拉麵店的豬肉來源卻標示義大利,而某加熱食品佛跳牆的豬肉使用來源卻標示瑞典。

吳榮達說,要不是標示不實,就是兩、三年前的進口肉品但還沒用完,竟然還繼續在使用,保存期限是否有過期?是否有安全衛生疑慮?這是在這次調查新發現的問題,若店家沒有繼續使用上述產地的豬肉,應主動更新資訊。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胡峰賓表示,依食藥署規定,餐廳、小吃店等直接供應飲食場所,如果多個豬肉原料來源,應採「分別標示」,如:「糖醋排骨:台灣、豬油:西班牙」;或是依據全店使用豬原料由高至低標示,如「本店使用豬原料:澳洲、台灣、西班牙」;而商品標示,依規定要按照含量多寡標示,含量最高的寫在第一,次多寫在第二個,剩下寫其他,再分別把豬肉產地標出來。

若應標示而未標示,胡峰賓表示,依食安法第22條、25條規定,可處處新臺幣3萬至300萬元。

食藥署指美豬占全部豬肉僅0.8%,持續為食安把關

吳榮達呼籲食藥署,開放進口時,政府承諾透過5大措施,源頭管理、輸入查驗、清楚標示、追溯追蹤,以及市場稽查進行管理,但對於消費者較有疑慮的美國豬肉,流向一直都不明確,也多次被質疑洗產地的可能性,政府機關應堅守清楚標示產地的立場,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與知情權。

對此,食藥署回應,向本署申請食品輸入查驗,查驗結果符合規定後,始予放行輸入。自110年至113年7月國產及輸入總淨重共計340.7萬公噸,其中美國輸入佔全部2.8萬公噸(0.8%);輸入生鮮冷藏冷凍豬肉及其可食部位均符合衛生標準。

此外,食藥署自2021年起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合作執行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稽查計畫,全面查核後市場相關食品標示適法性,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查核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共計26萬2969件次,查獲97件標示不符規定,均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裁處,裁處金額共計321.6萬元整;經統計,26萬餘件次中,標示美國豬肉者計2461件次,佔比為0.9 %。

食藥署表示,將持續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嚴謹執行食品輸入查驗,確保輸入食品安全衛生;同時並落實市售食品監管,查獲違規即依法處辦,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