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1年肺癌發生人數佔全部癌症中首位,且列為死因排行第一名,不少人認為肺癌患者以抽菸者居多,但北榮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研究證實,肺癌主要發生在不吸菸的族群中,具肺癌家族史的患者為1.9%,重度吸菸者則為0.2%,顯現「家族史」是更重要的危險因子;醫師提醒,有抽菸習慣、肺癌家族史都要定期篩檢,第一期檢出5年存活率還有9成,拖到第四期5年存活率僅剩1成。
據國健署資料統計,2022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間,在公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的受檢者當中,肺癌偵測率為1.1%,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5.1%;台北榮總肺癌偵測率為2%,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7.2%,顯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
進一步分析數據,發現具肺癌家族史的患者為1.9%,重度吸菸者則為0.2%,顯示除吸菸外,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肺癌風險因子;另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97.2%為早期,晚期(3及4期)僅占2.8%,有肺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民眾,應定期篩檢,才能早期治療,提升存活率。
台北榮民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表示,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菸害及二手菸、家族史、肺部疾病、空氣污染及其他,北榮參與衛福部TALENT研究顯示,1萬2011位參與者中,有318人 (2.6%) 被診斷出肺癌、61人(0.5%)罹患第0期肺腺癌、246人(77.4%) 罹患有第一期肺癌,其中50到74歲具肺癌家族史者的肺癌檢出率較其他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高。
羅永鴻進一步解釋,研究結果表明,肺癌的發生率與家族病史息息相關,一等親中有肺癌 家族史會顯著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受影響的一等親越多,罹患肺癌的 風險就越高,對於不吸菸卻罹患肺癌,肺癌家族史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羅永鴻舉例,一名58歲女性因弟弟罹患肺癌,在弟弟鼓勵下參加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下肺葉出現2.4公分結節,高度懷疑惡性,手術切除後確診為第二期肺腺癌,術後恢復良好,搭配標靶藥物治療,持續追蹤至今穩定無復發。
羅永鴻分享,還有一名50歲男性,因母親為肺癌患者,積極參與國健署推動的肺癌早期偵測計畫,在非常早期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左上肺葉0.7公分非實質性肺結節,無法排除惡性腫瘤,在門診與醫師討論後接受手術切除,是0期肺腺癌,因早期發現早期切除,術後恢復正常生活,至今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