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政策新知,政治動向,社會

國民黨團「中小企業亟待協助!請政府立即提出具體方案! 」

2023-02-07

132 人氣

三年疫情對中小企業產生相當大的衝擊,亟待政府協助疫後振興。國民黨團今(7)上午召開記者會,強烈呼籲政府必須提出具體、有效可行性措施,協助國內160萬家中小企業在疫後振興。國民黨團提醒政府,不能只給錢了事,必須拿出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提升競爭力、鼓勵企業替勞工加薪等等辦法,唯有穩定發展的中小企業,才會有穩健的社會,帶動整體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召曾銘宗表示,從105年到現在,在蔡政府執政期間的經濟發展情況,其中109年經濟成長率為3.39%、110年為6.53%,去年2.43%,經濟發展情況相對其他國家穩健, 但疫情期間經濟發展有三特色:大企業相對好、中小企業相對不好;出口相對好、內需相對不好;製造業相對好、服務業相對不好。在中小企業中有80%是服務業,過去三年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受衝擊最嚴重影響最大。
去年底,總統府召開國安高層經濟會議,其中四個重點當中,提出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朝向低碳化、模組化、升級轉型,國民黨團支持這項大方向。今年2月1日陳建仁院長拜訪黨團,提到疫後特別預算3800億元,國民黨團質疑其中有1400億元是空白授權,陳建仁解釋會協助中小企業跟弱勢。
曾銘宗認為,國民黨團支持,但不能只給錢,給錢容易,有沒有執行能力?有沒有提出好辦法?這才是重點。過去紓困防疫振興特別預算8400億元,編列870億元給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協助銀行辦理專案貸款,8400億元的870億元給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信保基金,三年過去執行僅150億元,占870億的17%,顯示當時編列預算草率,沒有經過評估,而且政府執行力有問題,證明不是給錢就能解決問題。
中小企業創造超過900萬工作機會,涉及社會穩定,因此國民黨團要求政府,中小企業歷經疫情衝擊影響,又面臨社會轉型及淨零排放重大瓶頸,亟需政府協助。請政府立即提出可行方案,協助160萬家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更大貢獻。
書記長謝衣鳯表示,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顯示,中小企業家數為159.5萬家,銷售額比例佔52.51%,相對大企業家數較少,但銷售額比例較高,但中小企業就業人口,佔有80.37%,約有920萬名基層勞工,雖然中小企業每一家的銷售額佔GDP相對的低,但每一家中小企業所有勞工就業人口,相對影響比較大。
謝衣鳯分析,目前中小企業所面臨人力不足,傳承接班問題。勞動參與率已經連續2年負成長,中小企業在人才競爭上相對劣勢,再加上資深技術人員退休後,以及二代接班的問題,導致經營能力在保存及傳承上出現問題。
其次 面臨全球局勢多變,造成持有原物料商品運輸成本上漲,壓縮中小企業的獲利空間。因為疫情關係,這兩年來疫情的不確定性,實體消費減少,企業經營模式也必須要彈性調整,從人員排班、物流運送、生產性配置都面臨挑戰。加上中小企業資本有限,要投入數位轉型,資金是否足夠?是否能夠找到專業人才?這都是中小企業在轉型上面臨的問題。
謝衣鳯指出,中小企業面臨2050年淨零排放,歐盟已經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2027年所有台灣商品輸歐都要購買CBAM憑證,但根據一項調查,超過4成中小企業對淨零轉型,尚未採取行動,主因無專業人才協助中小企業。這不是政府給預算,中小企業就救得起來,需要整體人才培育,給予積極協助,才有可能在疫情轉型以及未來能源轉型中迎戰這些挑戰,而不是隨便口號,又給了多少預算而已。
財政委會召委費鴻泰表示,國內中小企業約160萬家,占勞工人口比70%以上,政府當然要照顧勞工朋友。行政院計畫將拿出1400億元照顧中小企業,但回頭看看之前,蔡政府到底做了些什麼?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提出的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計畫從2021年講到2022年,問題都一樣,但光是前瞻預算每年均編列13億元,錢花到哪裡去了?是否有針對中小企業對症下藥?
費鴻泰指出,翻遍所有資料,看不到蔡政府對中小企業做出什麼可以直接幫助的措施。舉例來說,蔡政府要發展觀光產業,在2019年觀光人次為1180萬人,其中也把到台灣的移工、看護、過境旅客都算在內,若把這些非觀光性質的人次去掉,大概不到1千萬人次。 
對旅遊業來說,不管是遊覽車、飯店、餐飲店都希望觀光產業蓬勃發展。此外,在2019年從中國大陸來台觀光旅客為271萬人次,且在全球各國旅客中,大陸旅客是消費額最高,現在蔡政府開放邊境,開放各國旅客來台觀光,就是不開放陸客,這是在照顧中小企業嗎?政府要拿出政策,對中小企業實質幫助。
費鴻泰質疑,經濟部爭取250億疫後特別預算為中小企業升級,但如何升級?具體內容和措施為何?過去前瞻預算也編列相同預算,執行成效如何?經濟部必須對外說明,否則國民黨團高度懷疑,蔡政府只照顧自己人,亦如過去連小吃店都可以變身生技公司販售快篩試劑。
費鴻泰指出,蔡英文總統去年底召開經濟國安高層會議,宣示協助傳統產業、中小企業朝向低碳化,經濟部工業局提出「以大帶小」的政策,卻被中小企業質疑是「把錯脈、抓錯藥」,因此再次請問蔡英文總統、陳建仁院長、王美花部長和中小企業處,到底要幫中小企業什麼忙?
藍委賴士葆表示,中小企業家數佔國內企業家數達98%以上,就業人數70%以上,但政府對中小企業照顧不夠,尤其小規模營業人全國約有50萬家,像是住家附近麵攤、麵包店,員工數在3-5人,營業額少,不須開立統一發票,這群企業亟待政府幫忙。賴士葆呼籲,將疫後特別預算中的1400億元所謂強化經濟社會韌性部分,政府拿出30億元,作為免徵110年度營業稅,50萬家的營業稅約30億元,政府可以應付。
其次,經濟部在每一次要分錢時,就會框列很多項目,如8400億元《紓困條例》匡列了4200億元,結果使用不完,有600億左右分給交通部、衛福部,國民黨團高度懷疑匡列的1000億元有關經濟韌性費用,將會亂撒幣,作為選舉操作支用等等。
賴士葆指出,「有政府,會吹牛」,蔡政府大內宣這幾年經濟成長很高,但超過60%以上的勞工,薪水在平均值以下,台灣已經淪為低薪社會,去年主計長還吹牛,稱國民所得超過日韓。如何讓辛苦勞工加薪?過去馬政府執政時,在2014年鼓勵中小企業加薪,幅度費用乘以130%,等於是加薪1萬元,扣抵1.3萬,降低企業稅負擔,勞工可以受惠,政府稅損僅3億元。
國民黨團具體主張,也會提案修法讓中小企業扣抵額增加,鼓勵中小企業為勞工加薪,否則亮麗的經濟成長率,卻造成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