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藉軍演之名,行封鎖台灣之實,面對海空封鎖、阻斷貨運通路等施壓手段,中國想禁就禁,台灣始終落於被動,若圍台軍演一再登場,台灣農漁業不只被斷財路,交通運輸受阻也恐造成斷氣斷電,對我國商業與能源穩定帶來威脅與衝擊。
台海升溫牽動電子、晶片、汽車、能源、礦石運輸,台灣能源有98%來自進口,且用電近8成仰賴火力發電,只要海運遭封鎖,經濟部樂觀預估天然氣戰備存量約2周、石油約4個月,實際上難以達成,「斷氣斷電」危機就在眼前。
交通和產業衝擊首當其衝,經濟部及中油應擴增能源儲備量,延長我國遭封鎖後的生存天數;若影響能源運輸商船進出,台灣應思考如何反封鎖。另外,民航局要做好航線管控,隨時彈性應變,減緩調度壓力,避免飛機對撞。
中國對台禁輸水果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每次賣不出去只能變身「民主水果」、「民主的魚」,但效果都不如預期。農漁品檢驗規範需要政府積極輔導改善,發展更具特色且高品質的產品,開闢美日歐及新南向市場,拓展海外市場分散風險。
兩岸局勢持續升溫,即使政府主張不挑釁、不冒進,仍應超前部署,減少海空交通衝擊,同時加速開拓外銷市場,輔導農漁業接軌國際,才不會陷入單一市場的泥淖,時不時被中國突襲。
原文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