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跑達人林智堅台大論文抄襲、痛失學位,讓一票親綠人士的詭辯成了笑話,對此總統蔡英文 Tsai Ing-wen竟不是下罪己詔,而是下令全黨「相信同志清白」,一同替林智堅背書,也讓台灣政治向下沉淪。
林智堅論文被判抄襲,竟還繼續裝無辜,擺出受害者的姿態,公開埋怨用6000字為他護航的指導教授陳明通,陳明通固然必須面對調查,但林智堅違背尊師重道的美德,赤裸裸地表現出目無法紀、善於卸責的品行,恐怕難以擔綱民眾的父母官。
未來人們不會記得林智堅是五星市長,而是會記住一位抄襲成性的大說謊家,還有林智堅與民進黨為了達成政治利益,踐踏台灣大學、傷害高等教育的事蹟,絕對深植人心。
假的真不了,民進黨越想泛政治化,我們更該屏除政治語言,讓證據說話,到底智堅抄人的論文是如何煉成的?請跟著我們一起看下去!
詭辯1:台大未採納法院公證過的事證。
真相:公證書只能證明「自稱是原創作者」,不能證明沒有抄襲。
林智堅陣營拿出2016年2月1日陳明通寄給時任林智堅市長辦公室副主任楊玲宜的電子郵件和附件,經法院公證,以此證明論文是原創,也不斷主張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台大不能不採信。
不過事實上公證書只能證明「自稱是原創作者」,不代表法院採信你的主張,因此縱使有公證書,仍無法證明論文沒有抄襲。
此外,該文件中未顯示修訂符號,更有「請智堅自我發揮一下」的字句,難以認定哪部分是撰寫自林智堅。
詭辯2:林智堅的論文發想與撰寫,早於余正煌。
真相:余正煌論文最早的版本在2016年1月28日,林智堅論文最早拿出來的版本在2016年2月1日。
證據會說話,余正煌與林智堅論文全文相似度高達40%,且余正煌比林智堅早半年完成論文,甚至還有「同對同錯」的文字,若沒有提出強力反證,認定後發表者抄襲先發表者是「國際鐵則」。
若單以論文摘要來看,林智堅7行幾乎全抄自余正煌,文字相似度高達69.3%,余正煌可證明是在2016年7月的口試版本,林智堅論文摘要最早出現在2017年1月的口試版本。
縱使拿出第一份草稿來對比,余正煌最早於2016年1月28日,而林智堅能查出最早的論文版本則在2016年2月1日,時間點同樣較早。
詭辯3:台大和蘇宏達未審先判,突襲召開記者會,急就章成就政治審查。
真相:學倫會邀請林智堅、陳明通3次,出席0次。
為了保障林智堅及陳明通的權益,台大學倫會三度邀請出席說明,兩人卻一次都不到,甚至屢次透過律師、黨籍立委放話,直到8月8日學倫會做成決議,並於下班前寄送結果給當事人,公文也註明8月9日解密,林智堅陣營卻在8月9日「凌晨」才去函約定說明時間。
自台大社科院7月17日啟動調查至今,智堅到底在忙什麼?7月18日體驗手沖咖啡,7月20日吃鵝肉,7月21日逛香草園,7月29日拜廟,8月1日公布競選的主視覺,8月2日菜市場拜票,8月4日煮水餃,8月6日吃雪花冰,接著繼續跑選舉行程,可見沒時間去台大為自己辯護。
詭辯4:林智堅的研究架構與研究變數,才符合寫作邏輯,是為原創。
真相:林智堅論文研究蔡仁堅的槓桿效應,實際上幾乎沒有分析槓桿效應。
雖然林智堅的題目,是要研究選舉中第三者蔡仁堅的槓桿效應,然而台大學倫會研讀論文後,認為林智堅幾乎沒有處理或分析槓桿者效應,反而與余正煌一樣都著墨於得票基礎。
學倫會除了透過論文比對系統iThenticate,得出全文相似度40%的結果,經過人工逐章、逐節、逐小節、逐段比對後,更發現研究對象、分析架構、摘要、第一章、第三章、結論前言第一節等處高度雷同,因此認定「抄襲情節嚴重」。
在最終無記名投票時,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則離開現場,並未影響投票。
詭辯5:余正煌拿林智堅的資料寫論文。
真相:林智堅借資料給余正煌,不代表能照抄余正煌見解。
不是借別人醬油,就能說整桌菜是你煮的,林智堅提供民調資料給余正煌使用,但不代表可以完全照抄余正煌的見解。余正煌拿林智堅的資料寫論文,有在謝詞內提及,也有明確註明;反觀林智堅卻沒有標示哪些是引用自余正煌論文。
對於論文完成的先後,林智堅語句複製自余正煌,論文尾端參考文獻也寫上余正煌,卻在複製過程中漏了「引註」(註明文獻出處),成為抄襲的鐵證,也代表林智堅事先看過余正煌的論文,而且是余正煌的論文先完成。
原文按此
詭辯1:台大未採納法院公證過的事證。
真相:公證書只能證明「自稱是原創作者」,不能證明沒有抄襲。
林智堅陣營拿出2016年2月1日陳明通寄給時任林智堅市長辦公室副主任楊玲宜的電子郵件和附件,經法院公證,以此證明論文是原創,也不斷主張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台大不能不採信。
不過事實上公證書只能證明「自稱是原創作者」,不代表法院採信你的主張,因此縱使有公證書,仍無法證明論文沒有抄襲。
此外,該文件中未顯示修訂符號,更有「請智堅自我發揮一下」的字句,難以認定哪部分是撰寫自林智堅。
詭辯2:林智堅的論文發想與撰寫,早於余正煌。
真相:余正煌論文最早的版本在2016年1月28日,林智堅論文最早拿出來的版本在2016年2月1日。
證據會說話,余正煌與林智堅論文全文相似度高達40%,且余正煌比林智堅早半年完成論文,甚至還有「同對同錯」的文字,若沒有提出強力反證,認定後發表者抄襲先發表者是「國際鐵則」。
若單以論文摘要來看,林智堅7行幾乎全抄自余正煌,文字相似度高達69.3%,余正煌可證明是在2016年7月的口試版本,林智堅論文摘要最早出現在2017年1月的口試版本。
縱使拿出第一份草稿來對比,余正煌最早於2016年1月28日,而林智堅能查出最早的論文版本則在2016年2月1日,時間點同樣較早。
詭辯3:台大和蘇宏達未審先判,突襲召開記者會,急就章成就政治審查。
真相:學倫會邀請林智堅、陳明通3次,出席0次。
為了保障林智堅及陳明通的權益,台大學倫會三度邀請出席說明,兩人卻一次都不到,甚至屢次透過律師、黨籍立委放話,直到8月8日學倫會做成決議,並於下班前寄送結果給當事人,公文也註明8月9日解密,林智堅陣營卻在8月9日「凌晨」才去函約定說明時間。
自台大社科院7月17日啟動調查至今,智堅到底在忙什麼?7月18日體驗手沖咖啡,7月20日吃鵝肉,7月21日逛香草園,7月29日拜廟,8月1日公布競選的主視覺,8月2日菜市場拜票,8月4日煮水餃,8月6日吃雪花冰,接著繼續跑選舉行程,可見沒時間去台大為自己辯護。
詭辯4:林智堅的研究架構與研究變數,才符合寫作邏輯,是為原創。
真相:林智堅論文研究蔡仁堅的槓桿效應,實際上幾乎沒有分析槓桿效應。
雖然林智堅的題目,是要研究選舉中第三者蔡仁堅的槓桿效應,然而台大學倫會研讀論文後,認為林智堅幾乎沒有處理或分析槓桿者效應,反而與余正煌一樣都著墨於得票基礎。
學倫會除了透過論文比對系統iThenticate,得出全文相似度40%的結果,經過人工逐章、逐節、逐小節、逐段比對後,更發現研究對象、分析架構、摘要、第一章、第三章、結論前言第一節等處高度雷同,因此認定「抄襲情節嚴重」。
在最終無記名投票時,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則離開現場,並未影響投票。
詭辯5:余正煌拿林智堅的資料寫論文。
真相:林智堅借資料給余正煌,不代表能照抄余正煌見解。
不是借別人醬油,就能說整桌菜是你煮的,林智堅提供民調資料給余正煌使用,但不代表可以完全照抄余正煌的見解。余正煌拿林智堅的資料寫論文,有在謝詞內提及,也有明確註明;反觀林智堅卻沒有標示哪些是引用自余正煌論文。
對於論文完成的先後,林智堅語句複製自余正煌,論文尾端參考文獻也寫上余正煌,卻在複製過程中漏了「引註」(註明文獻出處),成為抄襲的鐵證,也代表林智堅事先看過余正煌的論文,而且是余正煌的論文先完成。
原文按此